你有被人問毛過的經歷嗎?
正確的提問姿勢是什么?
讀書《30天認知訓練營2019》提問:問的太少你吃虧
為什么問得少?
提問不為人知的好處
四種提問,尤其追問
如何提問,不是只有開放式,封閉式,還有場景和目的
換位思考,你是被提問者了
問得太少的原因
一 有的太過自我,太想用自己的思想、故事、思路去說服對方
二 有的太想用問題證明自己的高級,而世上哪有那么多高級貨啊,想太多就問太少
三 很多人會中招,害怕,問的問題太粗魯或太敏感,太low。但對被提問的人來講,真正涉及的很少。
四 太過自信,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不用問。貌似我就是這種情況
提問有哪些好處。
歸根結底當你向別人提問時,一個肯定能獲得更多信息,還有會讓被提問者更喜歡你一點。
四種提問
1.介紹式:你好嗎?
2.鏡像式:我很好,你呢?
3.轉向式:用來開啟話題轉換,你怎么看貿易戰?
4.跟進式:就是追問。
各種提問中,對方好感度最高的就是追問,但不要蘇格拉底式的窮盡式,除非你是哲學家,科學家之類。普通人天然反感被自己證明是傻瓜。
日常生活中,如果不追問等于把免費午餐留在餐桌上。
如何提問
提問不是張口就來,你要看看是什么情景
一種從簡單輕松問,然后是敏感性話題,就像心理醫生提問時
另一種是上來問敏感問題,比如在記者提問,明顯是對抗性,還有是做生意談判,最好不要繞彎子,顯得不專業
每個人所處環境不同,所以你要知道你的目的。
如果你是被提問者,你應該采用的策略是什么?
能正常回答,不必多說
假如是比較不方便說的話,那可以按照三個情況來應對。
一 不知道,誠實說話,不知道總是比撒謊強
二 你確實知道,可是你不想說,或者是不能說,怎么辦?回答你想對方提問的內容,就是“答非所問”混過去,場面上人的記憶時間比金魚還短。如果人家問你月收入多少,你可以給他講講行業趨勢。
三 拼個人魅力,你可以把話題,轉變為一個幽默笑話,大家笑一笑就過去了。只是如果你不確定有這方面天賦,請優先使用一和二,多數情況也夠用了。
總結
基本原則,追問>多問>少問,不擔心對方不舒服,自己不聰明,問得越多知道越多,對方越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