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開微信,看到公眾號的頭欄上寫著“如果當初你選擇了另一條路,現在的你會過的怎么樣呢?”心里莫名的有點失落感。
我們都知道一旦說后悔或者如果,也許就代表著我們現在過的不是很好,至少沒有像我們預想的那樣。想想自己一路走來,做過的這么多的選擇,如果最后知道是今天的結果,我還會選擇自己走的這條路嗎?
一直以來,非常喜歡桐華的《那些年回不去的年少時光》,最喜歡的就是第一段話,也是至今為止記得最清楚的一段話:“這么多年,我一直在學習一件事情,就是不回頭,只為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后悔,不為自己做過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來,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這世上的蕓蕓眾生,誰又不是這樣呢?”說實話,這段話給一路走來的我很大的勇氣,也給了我不后悔的勇氣。
想想,她說的又何嘗不是事實呢?走著走著,我們失去了一些,也得到了一些,到最后心里不平衡也不就是這些得失之間在你心里的權重嗎?那些失去和錯過的人,那些失去和錯過的機會,那些失去和錯過的如果,如果當初選擇了另一條路,會不會就不是現在的自己。
記得曾有人說過“人生一路走來,都是做選擇,但是無論你做什么樣的選擇,即使讓你重新再選擇一遍,你還是會走最初你選擇的那條路,走到現在自己的這個位置”。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還有什么值得去后悔,還有什么值得回頭看呢?既然選擇了,那就勇往直前,覺得那里不對,那就去改變,想想,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是改變不了的呢?倒是你到底有沒有那個決心罷了。
覺得自己胖,那就努力的去減肥,能夠減肥的方法那么多,真正能夠瘦身下來的人也有那么多,如果你真的覺得減肥很難,那只不過是因為你根本沒有做好減肥的準備罷了;覺得自己太內向不好,那就多和人交流,多看能夠提高交流水平的書;覺得自己能力不夠,那就多看書多學習去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杠桿能力;覺得現在的工作薪酬不滿意,那就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加自己的談判籌碼......
覺得不滿足,覺得不對,那就去改變,在心里抱怨,煩心都沒有任何的作用,無非是浪費自己的時間罷了。
想想自己一路走來的路,那么多的選擇,說一刻都沒有后悔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讓我再去選擇曾經那些在我人生中比較關鍵的時刻,我想也許我會選擇走那條我沒有走過的路,那條至少讓現在的我看起來覺得更有前途的路。但是今天的我會重新選擇那條沒有選擇的路是因為我走了現在自己這條路,如果沒有走這條路,我就不會知道這兩條路的利弊,而現在既然選擇了,那就是要把自己現在選的這條路走得更好。
當初做決定的自己毅然決然,如今晃晃蕩蕩,還那么猶豫不決又有什么用呢?
為什么不愿意去看自己的回頭路,就是因為覺得自己現在過的不好,害怕自己難過,可是世界上所有的事不都是正反的嗎?有害處就會有壞處,而選擇的結果到最后會成為現在的樣子,其實并不是選擇本身的錯誤,而是做選擇的人以及在選擇之后做的努力。
既然最后知道這是這樣的結果,那么剩下的就是好好的去走好自己現在的路。人啊,就是喜歡后悔,就是喜歡得不到的更想要。
如果說自己腦海里有過哪怕一秒鐘閃過的后悔的念頭,那應該就是讀研這個選擇了,如果當初選擇了讀研,我會不會就順應了父母的選擇可以去當老師,然后再可以更好的找到另一半,有自己的小孩,而不會像現在走到這個地步。也許那樣的生活其實也挺好的吧?
但是我知道,即使我選擇了那條路,我也一樣會后悔,我也會羨慕那些去北上廣努力工作的人,可以在年輕的時候不顧結果的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如今我已經是那些為了自己的夢想進入北上廣中的一人,還有什么是值得后悔的呢?
到最后才知道,兜兜轉轉,我們還是會選擇自己現在走的這條路,一切最好的選擇就是現在走的這條路,沒有對與錯,只有如何面對現實的心態。
記得《荼蘼》這部劇,女主角面對人生的AB選擇的時候,是選擇在年輕的時候為了夢想去上海就職,做職場女強人;還是待在臺灣,和男朋友結婚然后有小孩,做著家庭主婦,每天為柴米油鹽以及生活中偶爾出現的狀況打斗,還時不時的要受到婆婆的嘮叨“一百塊也是錢,自己不能賺錢就不能心疼下你的老公啊,他天天上班賺錢很辛苦的”。面對這樣的選擇,猶豫的不知道該選擇哪條路,這不也正是我們面對的人生選擇啊?
而這部電視劇并沒有像其他的電視劇一樣,讓女主選擇了為了夢想去上海,最后一個人單打獨斗成了女強人,但是卻也失去了她的戀人。而是兩個計劃,同時播放,并沒有說那個選擇會更好。
而我們的生活不也是這樣嗎?既然選擇了,覺得對如今的選擇不滿意的時候,那就去改變,去增加自己能夠改變的砝碼。當初既然你選擇了這條路,肯定是有你自己的理由。這世界原本就沒有什么對與錯,認真選擇,坦然面對,就沒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在這之前的偶爾一刻,我還是會去想想要是走了另一條路的我會怎樣,但是現在的我無比的肯定,現在走的這條路就是最好的。不用再去懷疑如果當初自己選擇讀研會不會有所改變;如果我當初選擇進一個大點的公司會不會就不會還是現在這個樣子;如果我沒有選擇辭職,是不是現在過的就不會這么的拮據;如果當初的我更懂得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會不會現在還是像當初一樣美好,如果......
而如今所有的如果都換不回那個所謂的更好的自己,那還有什么必要去后悔呢?讓現在的自己是最值錢的才是最好的,走好當下,珍惜當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否則會永遠活在如果當中。
其實人最害怕的還是怕吃苦,說起來,大家都可以說年輕的時候吃點苦算什么,可是當真的壓力和挑戰來的時候,能夠選擇逃避就會去逃避,這是人內心最初的選擇。所以很多時候,人都會順應自己內心的初衷去逃避。說不怕吃苦,誰都可以說,但是真正能夠做到的又有幾人?那么多的理由,那么多的借口,那么多的不得已,到最后就造成了現在的你。
很多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就像是“明白了那么多的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一樣,因為僅僅是停留在懂的層面是遠遠不夠的,光說不做誰不會啊?而懂了之后要去做,但是你去做了還有很多的選擇:你是去試試手的還是堅定不移的;你是只是給自己一個安慰然后不行就退回來再說還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你是不夠條件創造條件就上的還是試試手不行就回家的......這其中的很多的選擇都會造就不一樣的人。不要讓自己成為那個吃了苦但是還沒享到福的人。這個世界上,很多的人一起同我們上路,有的人是走著的,有的人是跑著的,有的人是騎自行的,有的人是搭公共汽車或者地鐵小車飛機的。看到不一樣的趕路方式,我們會僅僅抱怨自己條件不足還是繼續努力給自己創造條件呢?
不排除有的人一出生就已經擁有了稀缺資源,這個是你無法選擇的,但是在走著或者跑著的人當中還是會有人最后打上了地鐵甚至坐上了飛機的,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現狀,并且努力的去改變自己的現狀讓自己有更多的機會和選擇,而不是繼續要死不活的邊走邊抱怨的走著,與其這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出發。而現實生活中敷衍的人卻是那么多,他雖然在努力,但是努力都是給別人看的,至于有沒有結果,那就不管了。這樣敷衍自己的人生,到最后得到了被敷衍的結果,這不是再正常不過的嗎?還有什么資格去抱怨呢?
仔細想想,自己又何嘗不是這種人呢?努力了一點點,就想立竿見影的得到結果,那那些付出個多少日日夜夜堅持不放棄的人,他們還不都能上天了啊?我想,無論是社會還是生活,最后你怎么對它的它就會怎么對你,你敷衍,它就敷衍你,你認真,它就認真了,而一旦你認真了,那就離你想要的就不遠了。
人生這條路不是一年兩年甚至是五年十年的,而是幾十年一輩子的。你不能一直盯著眼前的這些坎過不去,而是要放開自己的眼界,讓自己看的更遠更寬。曾經笑著的人,會不會一直笑下去,曾經優秀的人會不會一直優秀下去,曾經那些說你話的人會不會一直與你在同一條路上......
不做行動,不愿意努力,光想不做的人,永遠都是白搭,不管讓你做多少次的選擇,你依舊還是會是現在的自己,將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