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王一方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的王一方教授,于2017年4月20日下午,通過中央電視臺的直播,圍繞“幸福與不幸”的話題,展開醫務工作者的職業幸福感培訓班演講。
時刻體現出人文素質
?觀眾入席時,王一方教授就說到,入席這環節是體現“人文素質”的時候,文明就坐,不影響他人。
年輕人的幸福感
?授課中,提到現今的年輕朋友,存在著對職業環境的負面感觀問題。經相關人員統計,從1950年開始,職業幸福感流失狀況,呈逐步直線下降。要讓年輕人積極投入到工作中,又不缺失職業幸福感,要對人生的盤點,越重復越快樂。
?年輕朋友的幸福感,很多時候來源于“極限運動”。他們靠“極限”來營造幸福,獲得生命的感受,把生命擠到一個角落,可以獲得生命的幸福。心臟的極速跳動,在生死懸崖徘徊之后,感受到生活原來是那么美好。
?年輕朋友出現這些狀況,主要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大有不同。
醫務工作者是科學的“生體”
?現今,要建人文、幸福的醫院,不得讓職業幸福感流失。醫院就是哲學的搖籃,醫務人員就是科學的“生體”,病人就是“肉體”,他們的“幸福”就是不老不痛不死,也許大病之后才懂得健康最重要。
?王一方認為,職業是有信仰的。人類的三分之一時間都在睡覺,職業生涯就一萬天左右,保持生活幸福,是對人生的負責。
幸福的參照物“苦難”
?幸福的參照物——苦難,對苦難的理解,對死亡的理解,王一方教授指出:沒有苦難就沒有幸福,兩者是并行的。
?2017年4月21日,對于職業幸福感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