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單車,ofo單車,永安行。我印象中比較深的是這三種單車,作為共享經濟的新工具,摩拜最先誕生,之后比較大的是ofo,永安行。現在互聯網新模式誕生后,總有勤奮的模仿者迅速趕上,并利用融到的錢大肆價格競爭占領市場,估計未來會有其中巨頭間的合并。目前共享單車本人親歷體驗后發現了一些問題,對比之前互聯網打車app之間的競爭,共享單車也暴露了一些問題。
發光得自帶電
最初摩拜單車是需要押付299的押金,ofo則是99押金,很快網絡上就有了很多關于這筆押金產生的資金池所能發揮的金融效應的評論。正如財新傳播主編王爍所說,優步、滴滴把家用車的閑置潛能釋放出來,對接公眾的打車需求,創造出真實價值,然后無非是怎么分的問題。在起步階段需要補貼用戶和司機,投資極大,但共享汽車的商業模式本質上是極輕資本的: 司機自帶汽車,自負維修,自負保險,等等等等,優步、滴滴所做是匯集和分發信息,一旦市場整合完成,停止補貼,只需要投資于平臺建設和維護,運營杠桿極大,簡直是躺著收錢。
共享單車卻不是這個概念。它是自己造橋鋪路,公司初始向社會投放自行車,投入比較大;而且自行車損耗嚴重,需要不停地追加投資。就算未來出現了巨頭間的合并,它也仍然會是個重資本行業。
共享單車給投資人畫的一個很大的餅就是平均單輛車上疊加的用戶押金越多,這個資金池能發揮的空間越大,當然還會有自行車的使用費用收取。這兩塊組成了共享單車企業收入的來源。
芝麻信用沖擊游戲規則
上面說的這些押金,是可以退,當用永安行推出芝麻信用抵押金的時候,這種押金模式就收到了很大的沖擊,很快ofo立即跟上了也可以用芝麻信用抵押金。這個小小的變動,加上最近摩拜單車和ofo免費騎行周的互相價格戰,使路上一下子小黃車ofo占比大幅提高,因為在這個周期內ofo既有芝麻信用加持,又免費推廣,一時間ofo略占上風,也爆出首個完成1000萬訂單的新聞。
小黃車ofo的一些隱憂
1. 軟件交互體驗差。因為ofo是不帶gps的,所以軟件上你找不到車在哪,這個就明顯弱于其他兩個單車,除非大密度的主動鋪設,才能增加找尋到的概率,而不像其他單車精準找尋。
2. 維護成本明顯要高。自行車損耗比較快,按照先有ofo的模式,體驗下來只有兩種可能找到損耗車輛,一種是增加區域維護人員,地毯式找尋;另一種是通過軟件上用戶報錯反饋的gps位置來找尋,但這需要用戶配合,這里存在不確定性,因為有些自行車的損耗是顯而易見的,所以用戶看到后可能就直接離開了。所以很明顯道路上遇到損壞的ofo比其他單車概率要高。
3. 使用上的漏洞。這是在使用過程中的體會,ofo使用的技術是最粗糙的,每輛自行車的開鎖碼其實是固定的,會出現一種嚴重的bug,當你輸入車號,彈出密碼后,只要取消訂單,還可以直接開鎖使用,這是一個很致命的漏洞。但如果后期要做出改進,勢必要對每輛車進行回收改動,這又是一筆不小的成本開支。
未來會怎樣?
燒錢會有盡頭,有人勢必會倒下,整合將在不遠的將來看見。作為馬云重點布局的永安行,憑借支付寶的覆蓋能力,將芝麻信用進行了一個很好的展示,也給了很多互聯網經濟里需要押金領域一個標桿,以后芝麻信用將會替代押金,依靠建資金池的思路會出沖擊,而芝麻信用的替代又反饋到民眾對芝麻信用的更深的認知,一場共享單車燒錢游戲,讓芝麻信用找到了一個突破口,整個社會一種新信用體系的建立正在蔓延,而這種個人信用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將極大影響未來每個人的生活。
此文純屬騎車沒事干的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