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0摘抄自《得到-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
1、擁堵費篩選的不是貧富,而是需求
有錢人也會在乎每天200元,不需要的時候,他也要把路讓出來。有錢人也要省錢的。即使是一個乞丐的太太要生小孩,趕著去醫院,他湊錢也要交費上路。
2、交通擁堵費在美國的實踐
華盛頓495路,上下班非常擁堵。開始是規定不準一個人開車上路,必須坐兩個人以上。后來,引進一套“實時道路拍賣系統”路牌上標著當時道路的價格。
如果,北京實行。那么從北大門到天安門,無論何時,我都知道15分鐘一定能到達,唯一不確定的就是不知道要給多少錢?
3、無論擁堵費如何使用,征收擁堵費本身都有意義
收擁堵費是為了讓道路產生排他性的使用權,讓這條道路不至于淪為公地的悲劇,讓這條道路依然是路,而不是停車場。
4、征收擁堵費與公車改革無關
5、征收擁堵費與優化城市道路可雙管齊下
有趣的是,一個城市如果設計的越得當,一個城市提供的服務越周到,來這個城市的人就會越多,擁堵遲早發生。
6、征收擁堵費可以刺激道路供給
供給和需求并沒有截然的區分,只要價格上升到一定程度,原來的需求者就會變成供給者。
7、征收擁堵費的目的就是調節需求
8、征收擁堵費有益于窮人
滿滿一車公交車的人只要平攤幾分幾毛的擁堵費,就可以和一個人開車的富人競價。
小結:征收擁堵費能夠起到篩選需求的作用,篩選需求,有別于篩選貧富,道路使用率的提高,哪怕是對窮人也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