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所熟知的富蘭克林是那個頭像印在100元美鈔上,用風箏來捕捉閃電的電學家。而富蘭克林主業是印刷、辦報、寫作,同時他也是一個政治家,教育家。
最近重新閱讀《富蘭克林自傳》,對于他的智慧,有更多的收獲。
練習寫作的方法
作為一個主要靠自學成才的人,他的主要老師就是書本,他講到自己在和一個朋友辯論時,他父親指出了他寫文章的一些問題后,他開始學習怎么練習寫作。
他會先從雜志里挑出幾篇他覺得寫的好的文章,先概括出大意來,擱置幾天,他再用自己的話按照大意把文章寫出來;之后,他再把自己的文章和雜志上的文章進行對比,這樣就能發現自己寫文章,組織語言的時候的問題了。
這是一種刻意練習,通過參照的范文幫助自己,看到文章遣詞造句、寫的不好的地方,接著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
刻意的練習相比普通的練習有一些基本原則:練習者需要走出舒適區,做一些平常對他們來說并不容易的事情;練習者需要得到及時的反饋,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而且最好能知道怎么來做提升;有沒有一些確定的優秀的標桿在那里,去進行對比。
這對于我們現在練習寫作,有什么啟發呢?首先,我們需要找到一些我們感興趣主題的范文,我們也可以采用概括大意,然后再自己組織文章的方式,拿自己寫的文章和范文進行對比;另一個升級的方式,則是鎖定一些感興趣的主題,先寫自己的見解,再和別人的文章進行對比,這樣的話是從觀點提煉和文章組織兩方面進行反饋了。
總之,要練習做一件事,我們做一些難的事情,這些事情需要有即時的反饋;同時我們需要能看到正確的做事方法,看到我們之間的差距在哪里,這樣進行的刻意練習才有價值。
怎樣養成好習慣
富蘭克林是一個對自己有內在要求的人,他希望能讓自己的道德達到完美的境界。他希望自己能改掉一些壞習慣,但一開始他也發現了相當困難,因為“習慣的惰性總會趁人不備,而人們的習性往往強于理智。”于是,他開始了自己著名的美德養成計劃。
他通過閱讀和觀察,歸納了13個需要養成的美德,分別是節制、緘默、秩序、決心、節儉、勤勉、真誠、正義、中庸、清潔、鎮靜、貞節、謙虛。這些道德的排序都是有先后的,一般前面的是后面實現的基礎,于是他開始通過每天的反省和檢驗來完成。
他設計了一張表,橫軸為每天的時間,縱軸為13個習慣,他每周會重點記錄一個習慣的養成情況,比如“節儉”,保證這一行沒有記錄,接著他就會去重點看下一個習慣,“勤勉”。依次13周就可以把所有美德檢查一遍,一年可以進行4個循環。
決心去養成好習慣的人并不少,但真正能夠不斷在生活中改進的人并不多。富蘭克林習慣養成方法的優點在于他能每次重點去看一個習慣,每天檢查;同時,一個習慣的改善,又有助于幫助改善整體;而且,注重自己的發心,比如他會有特定的祈禱文,比如:
我堅信在我們的上空有神靈存在
(因為你聽,萬物都在為他高呼)
我堅信,他必定喜歡美好的德行
那些他所喜愛的人必定得到幸福
實現財務自由的啟示
富蘭克林因為印刷業務的經營,30多歲就成為了費城成功的出版商,很早就實現了財務自由,這是現代人所夢寐以求的一個愿望,那富蘭克林實現他的財務自由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呢?
掌握一項技能。富蘭克林是一個愛專研的人,從小在印刷店當學徒,去英格蘭學習印刷技術,后來無論是印刷、辦報、寫作,他比一起做工的人都要更加肯于專研,所以為他自己能夠開辦自己的印刷店打下了基礎。他們在賓州辦的報紙,迥異于其他所有報紙:字體整潔清晰、印刷精美。
勤勉節儉的品格。富蘭克林說過:勤奮是發財致富和揚名立萬的手段。他們一家都是勤勉節儉的風格,他們不雇那些閑著無事的傭工,飯食簡單樸素,家具是最便宜的,同時,富蘭克林也注意塑造自己勤勉的形象,這為他贏得了很好的口碑,能夠不斷地得到大家的幫助。
異于常人的見識。富蘭克林很早就游歷四方,去英格蘭,去結識別人等等,這些幫助他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一些趨勢,富蘭克林很喜歡這首詩,“凡存于世間的都是公平的,但愚鈍之人只見眼前的陳列,看不見天穹之上的天平橫梁,看不見懸于萬物之上的砝碼”,不一般的見識,才會產生不一般的選擇。
無論是練習寫作的方法,還是實現財務自由,富蘭克林都給我們樹立了榜樣,當我們在面對一些無法解決的難題時,問一問,如果富蘭克林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他會怎么辦,我想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夠用到富蘭克林智慧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