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約4分鐘
近期因為工作需要,觀看了更多的“雙師課堂”的示范教學,明顯感受到雙師課堂模式在優化,部分校區和老師有意識在進行改變,也投入了更多時間和精力進行雙師課堂的準備與教學設計,看到了更適用于China Way的雙師、三師亦或是多師的共同協作體的聯合教學模式。
現在常見的雙師課堂方式
雙師課堂在國內應該是2000年前后的概念。從字面理解,就是一個教室里有兩位教師(也就是合作教師),由兩位合作教師執教的聯合教學。但國內的雙師課堂與兩位合作教師的聯合教學并不完全相同。因為我們國內的“雙師課堂”,更多的是跨校的同步直播課程。其目的在于解決不同地區/學校之間的師資上的不均衡。
就目前國內“雙師課堂”的方式綜合整理如下:
1、跨校的同步直播課程:以三個課堂中的“專遞課堂”為例,試圖解決不同地區/學校之間的師資上的不均衡。
2、教育欠發達地區的“第二課堂”:人大附中劉彭芝校長(2014)提出,網絡同步傳輸,名校的老師主講,自己的老師現場指導、輔助教學。師生反映良好,特別是對提高當地教師的教育理念有明顯作用。
3、線上+線下同步遠程直播課堂:遠程的授課教師通過大屏幕對線下教室的學生實現直播授課;線下班有一位輔導老師在班內負責維護課堂秩序、答疑、布置作業等工作。
4、教師職責細分,線上主講+線下輔導:
(1)線下:輔導老師課上課下陪伴、輔導本班孩子的學習,做好課上教學和課后輔導
(2)模式:將傳統課堂學習從課上延伸至課下,形成“課堂學習-課后練習-輔導糾正-真正掌握”的高效學習流程
5、K12輔導機構,線上主講+線下輔導:以學科類輔導及非應試類英語教學為主要內容; 學生仍需到教室觀看視頻上課,課上通過答題器等設備與主講老師進行互動(如學而思、好未來等機構)。
目前多數學校實施的雙師課堂,主要目的是為了能把優質資源輸送到偏于地區,彌補偏遠地區資源不足的問題,提供視頻(非同步)、直播(同步)。所以,普遍也有如下的特征
【優點】輻射與補充教師和教學資源不均衡的問題,
【不足點】弱共同備課與磨課(也可能缺失這個環節)、幫扶為主,雙師之間的互動較少
【模式】名師資源偏于地區教師 (單向多)
經典“聯合教學”六種模式
研究聯合教學(Co-Teaching)的學者Friend(2008)提出六種聯合教學的模式,下面圖片輔助了解。
1、One Teach, One Observe(主察教學)
2、Station Teaching (教學站)
3、Parallel Teaching (同步教學)
4、Alternative Teaching (主援教學)
5、Team Teaching (協同教學)
6、One Teach,One Assist (主輔教學)
順應新時代新常態下的“聯合教學”模式初探
經典聯合教學的課堂進行是在一個物理空間下,有2個及以上的老師進行分工教學,但在互聯網時代下,在科技技術的助力下,上課形式除了線下,線上教學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也都很成熟。
合作教師團隊的組成也有變化,除了真人教師,機器人教師或助教也加入到教學陣容中。在聯合教學的實際案例中,雙師課堂里有“真人教師+AI助教”聯合教學,也有“三師課堂”的操作形式(真人線下+真人在線+AI/機器人助教)。
另外,COVID-19從2020年在全球爆發以來,教育模式進入到新常態(New Normal),在后疫情時代(Post-Pandemic Era)的現在,“上網課”在全球各地也逐步常態化,同時對教師專業成長很重要的聯研活動也有很多“在線聯研”案例。學校的墻在消失,地域的邊界也在云端連接,聯合教學模式會更加強調創新、協同、合作,對教師間的合作開放性要求更高,甚者教師角色也從單向教學者轉變為促進者(facilitator)。學生學習形態也從被動趨向主動,甚者也可成為教師課堂上的助手(學生助教角色)參與到教學過程中(Neifeald & Nissim,2019)。這也順應21世紀的創新精神,也是基于連接主義下,建立一種新的、有替代性的聯合教學模式(Siemens,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