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的時候,坐下來寫》,是美國納塔莉·戈德堡所著。
? 封面紅色的腰封上顯目的白色大字:
? “所有的書寫,都通向療愈”
? “閉嘴!開始寫”
? “我們要一直寫,至死方休,這是我們對自己的承諾”
這一連串的具有震撼力的文字,雖然讓我對寫作者產生一種莫名的敬意,這種對寫作的態度,確實是對萬事萬物都保有一顆敬畏之心的態度,但是,真的像作者所說,有這么厲害嗎?
翻開書,一頁一頁地看著,我被作者慢慢同化了……
作者納塔莉·戈德堡目前居住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是詩人、畫家、教師。已經著有12本書,其中《心靈寫作》是發行量最大的一本,成為北美所有教授寫作療愈者必讀、必引述的經典。
她認為"寫作和修行一樣,都需要學習并相信自己的內心、珍惜并洞察生命的精髓,以專注、自我紀律、活潑創意和開放的心態,追求自我和內心真正的聲音”這和我平時練的瑜伽理念有點相近哦。
“書寫練習本身就是一種信仰,它涉及一種生活態度和方式,一種直心的修煉,借著書寫,借著覺察的喚醒,借著與生命的聯結,最終達到利人利己的目標。”這句話改變了我還停留在小學作文階段,對寫作的定義或概念的思考方式。
書中共分4部,從目錄上分是“寫作前的準備”、“寫作營真正的秘密”、“寫作中不可忽視的細節”、“與書寫老師的相遇”。
那怎么開始寫?寫什么呢?寫了有什么用呢?能像劉主編那樣厲害嗎?
作者給出了四個原則:
一、手不要停
二、允許自己寫出全世界最爛的文字
三、要精確
四、不要控制
“不要讓手停下來”是最重要的也是唯一需要記住的規則。其他所有的規則,只有在你持續地寫才有意義。
閑暇的時候,靜坐,冥想,喝茶,爬山,品咖啡,泡溫泉,汗蒸,瑜伽,都能讓我們放松,但有一個更重要的方式能讓我們發現更好的自己,那就是:寫!寫作是真正靜心的過程,寫作可以帶來絕對的“專注”。
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所聞寫下來,沉浸其中,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擾;無論寫的好與不好,關注自己就在此時此刻,靜下來,不要中斷思考,不要在意寫的好不好。
好的細節的描寫,會寫出畫面感,就像電影里最能打動你的一個小鏡頭一樣,有著不可言喻的力量。所以盡量寫具體,寫得越具體,越有幫助。
寫作療愈不考慮語法、文章影響力、是否被人接受,只考慮自己的感受。抓住最想寫的東西,順勢而為。這時,體會靜心寫作時,思維噴涌而出的感覺。
給自己留出時間,真正安靜地寫作,才能見證“寫作的奇跡”。另外跟大師學習,從經典作品中,看別人如何“真正的投入”。
每一次寫作,都通向療愈,當然包括各種寫作。
那還說什么?現在就開始,閉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