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注冊簡書以來,我發(fā)現(xiàn)自己變了,自己的生活也變了。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我注冊簡書之后的生活,那這一句再合適不過:簡書有“毒”,“毒”我不輕。簡書成了我有毒的誘惑。
01
這種“毒”使我出現(xiàn)了下列三種癥狀:
第一,我發(fā)現(xiàn)我不知道從何時起,我開始寫一篇文章是那么的重視閱讀量、點贊以及評論和關(guān)注。每次手機的通知欄里跳出一個關(guān)于點贊、評論或者關(guān)注的消息,都令我欣喜若狂。這使得我?guī)缀跻惶斓酵矶寄弥謾C。
等讀者的消息,哪怕是一條,而不是專注于下一篇文章應(yīng)該怎么寫。
第二,我違背了我的初心。曾有人給我發(fā)來簡信“有贊必回”,要是在以前我遇到這樣一種情況,直接二話不說拉黑。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由于自己希望得到別人的點贊、關(guān)注,希望早日成為簽約作者,便違心的去給別人點贊關(guān)注。這嚴重違背了剛來時給自己定下來的標(biāo)準(zhǔn):只為優(yōu)質(zhì)和舒心點贊。
第三,這是最可怕的一點。感覺簡書綁架了我的生活,就像當(dāng)初我們被朋友圈微博綁架一樣,而且嚴重影響了我的日常生活。每天除了關(guān)注簡書的消息就是在刷簡書里的內(nèi)容,我室友說我在夢里都在大喊。我要奔潰了。
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病入膏肓:對寫作的目的不純,對簡書的這份愛方式不對,理智不夠。我想如果再不治,我怕我會變成真正的“簡奴”。于是,我在5月19號這個極其特殊的日子(馬上520嘛)做了一個忍痛割愛的舉動:關(guān)閉簡書,登出了“遇見Luck”賬戶。
借此希望給自己幾天沉默的日子,好好靜下心來,思考自己寫文的目的。
02
第一天。
這一天是從20號0點開始的。可想而知,對于一個喜歡簡書就像喜歡微信一樣的喜歡在睡前還刷簡書的人,這是一個多么痛苦的夜晚。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好幾次想重新拿起手機,看看關(guān)于簡書的消息。最后還是自己狠下心來,關(guān)閉了手機。于是第一夜晚就在翻來覆去的煎熬里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早晨要跑步,依然割舍不下。我又下了一個決心:不拿手機。但這天的10公里比往常的要艱難很多很多,腦子里依然是充斥著簡書上面的消息,跑著跑著,差點撞到了別人。
就這樣痛苦的過完了一天。
第二天
第二天顯然已經(jīng)好了很多,第一天的煎熬和不適明顯在減少。早晨跑完步和女朋友美美的吃了一頓早餐,然后陪她去看了她最喜歡的漫展,之前吵了好幾天,我一直都借口推脫,這次終于讓她如愿以償。然后陪她逛街,看電影。好久沒有看到她這么開心,這也讓我意識到:自從有了簡書,我就很少陪她了。
晚上送她回了家,走在回學(xué)校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回顧這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今天表現(xiàn)良好。當(dāng)然偶爾也會按耐不住想打開簡書翻一翻,看看自己又獲得了多少喜歡和關(guān)注,但這種情況不那么難遏制了。不再像第一天一樣出現(xiàn)一會不翻簡書就像貓爪撓心那般的難受了。
第三天
5月21號,周末,我和室友相約去了千山爬山。一起從早晨5點多出發(fā),坐火車,換乘公交,最后爬山,直到晚上9點多才回來。很奇怪今天情況格外好,幾乎沒有記起來刷簡書這回事,幾乎忘記了那一個個曾經(jīng)令我心顫的紅心?。一天下來,手機電量還剩75%。
晚上回來宿舍不一會就睡著了。
第四天
第四天,也就是今天,我打開了簡書,登上了自己的賬戶。發(fā)現(xiàn)這個令我魂牽夢縈的簡書賬戶里也沒有多了多少點贊和評論,更別說關(guān)注了。看來,這世界沒了誰都照樣運轉(zhuǎn)。你以為別人在關(guān)注你,在在意你,其實不然。
這三天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我,其實什么事情都沒有大不了的,也不是難事。沒有了什么東西,生活還是照樣過。
這三天,我獲得了一個更純粹的自己,少了些雜念,多了些自己。去陪戀人,去陪室友,去看書,去過正常日子。
03
這三天,我也明白了一些事。
比如,癡迷使人瘋狂。心中有愛好、有摯愛是好事情,這的確能夠催促我們奮進。但千萬不要讓這種熱愛變成一種瘋狂。不要過火。比如追星,學(xué)習(xí)明星勵志的一面總是好的,但如果你過了勁,就可能成為第二個楊麗萍。
比如,懂得了沒有一種東西能夠比內(nèi)心的恬淡更重要。陪伴家人,朋友應(yīng)該是放在第一位的,不要讓任何一種東西破壞了你心中的平衡。
比如,堅持下來,習(xí)慣成自然。原來我可以完全輕松的度過一天。兩天不碰簡書,慢慢的走了出來,生活回到了正軌。第三天反而由于爬山根本沒有意識到要碰她。這大概也是堅持給與我的力量。
比如,堅持寫作的原因里面應(yīng)該是愛好大于功利。應(yīng)該用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寫出來的文章。你要知道,不管點贊多少,評論多少,都只是對于你的認同或不認同。不能過于太糾結(jié)。
比如,一篇文章吸引人的應(yīng)該是他的質(zhì)量,而不僅僅是點贊數(shù)量的多少。作為一個作者應(yīng)該多些時間放在他的研究上,放在他的下一篇文章上。多花些時間一遍遍的修改,為讀者負責(zé),為自己負責(zé)。
比如,一個人如果越在意什么,他應(yīng)該是越欠缺什么。比如你問一個家私萬貫的富翁他喜歡什么,他會說智慧,因為他最缺這個。但如果你去問一個乞丐他喜歡什么,他肯定毫不猶豫回答:錢。是的,我們都在追求自己缺失的那部分,但方法一定要得當(dāng),不要讓它成為你的枷鎖。
04
我想在文末告訴大家,我回來了,帶著全新的自己回來了。
依然熱愛著簡書,只不過這一次我要換一種方式,理智的去愛,而不是每天把她捧在手心。
聽過一個故事,一個畫家用一天畫一幅畫,他畫了一年才賣出去,后來有人給他建議,你返過來試試。后來他用一年時間去做一幅畫,果然一天就買了出去。對啊,這種理論放在寫文章上同樣適用,如果你花一個小時寫的文章,可能沒人看,但如果你花好幾天,一周,一個月呢?
文為情而生。一篇文章應(yīng)該是作者人生的人格的延伸。在寫文一定要端正態(tài)度,慢點來,慢點積累,慢點修改,量的積累,終究會成就質(zhì)的飛躍。
同樣,我也想用我沉默三天的所得給正在寫作的你也是給我自己一個建議:建議我們每位寫作簡文者,在寫一篇文章時,首先問自己3個問題:
1.你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什么?
2.這篇文章是否能讓你自己感動?
3.堅持寫作是否是因為愛好大于獲得點贊和評論?
如果你做到了這些,那就放心大膽得去寫吧。如果暫時還沒有做到,我就建議你和我一樣冷靜冷靜,然后認真思考一下自己的問題。同時,不要放棄堅持下來,寫好你的每一篇文章。
愿你可堅強,肯努力。理智的去愛簡書,不要像我一樣中“簡書之毒”,也不要讓它綁架你的生活,從而失去初心。也愿你慢點來,再慢點,你的付出和才華終將被更多人看到。
感謝閱讀,你的支持是我繼續(xù)創(chuàng)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