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特定順序讀六字訣可防治某特定臟腑的疾病
一、五行、五臟六腑與六字訣對應表
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 |
---|---|---|---|---|---|---|
五臟六腑 | 肝、膽 | 心、小腸 | 脾、胃 | 肺、大腸 | 腎、膀胱 | 三焦 |
六字訣 | 噓(虛) | 呵(科) | 呼 | 呬(謝) | 炊(吹) | 希(嘻) |
- 六腑:除上表中的膽、小腸、胃、大腸、膀胱外,還有三焦。六腑是這六個內臟的合稱。
- 三焦的含義:橫膈以上的部位,包括頭部、胸、上肢和心肺叫上焦。
橫膈以下臍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肝膽、脾胃叫中焦。臍以下的部位和有關臟器,如小腸、大腸、腎和膀胱等叫下焦。 - 三焦的生理功能:一為通行元氣,二為水液運行之道。
- 六字訣功法除上表中對應五行五臟的“噓、科、呼、謝、吹”外還有“希”字功(見上圖中間)。這個“希”就是理三焦的。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
(見上面生克圖:外面的圓按箭頭看是相生,中間的五角按箭頭看是相克)
中醫五行學說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生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存在著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的關系,在不斷的相生相克運動中維持著動態的平衡。
-
相生即相互資生和相互助長。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如此反復無窮。相生關系又可稱為母子關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為火之母,火則為木之子。
-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約束。
五行的相克次序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此反復無窮。 -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
沒有相生,事物就無法發生和生長;而沒有相克,事物就無所約束,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協調關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正常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 -
相乘或相侮(病態)。
五行相克的太過或不及,就會破壞正常的生克關系,而出現相乘或相侮的情況。-
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對被克的一行克制太過。
比如,木過于亢盛(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時而造成木的亢盛),木就會過度地克土,使土變虛,這就是木乘土。 -
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過,使克它的一行無法制約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稱為反克或反侮。
如,上述例子,木對土來說是木乘土,木對金說是木反侮金了。
再如正常情況下水克火,但當水太少或火過盛時,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會被火燒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了。相乘或相侮破壞了相生相克正常的動態平衡。
-
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對被克的一行克制太過。
三、五臟六腑與五行的生克關系:
(見上面生克圖)
-
相生:
肝木藏血以濟心火,心火之熱以溫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肅下降以助腎水,腎水之精以養肝木,這說明了五臟之間的相生關系。
-
相克:
從五臟之間的相互制約來看:
肺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上亢,即金克木;
肝氣條達,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滯,即木克土;
脾的運化,可以避免腎水的泛濫,即土克水;
腎水的滋潤,能夠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
而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即火克金。 -
五臟的母子關系與虛實關系:
A、母病及子:如母臟(肝)先病,然后累及子(心)臟,方法是要先補母(肝)。子病及母:子臟(肝)先病,然后累及母(腎)臟,這種情況下一般病情較重,就不是正常的相生(母及子)關系了。方法是先補“子”(母臟病重則要補母瀉子)。
B、虛實關系: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如腎(水)虛,要補肺(金),肝硬化是肝(木)的實證,要瀉其子心(火)。 -
五臟的相乘或相侮:
如肝病傳脾,使脾虛弱,即木乘土;而脾病及肝,即土侮木;
而肝脾之間的相互病理影響,則為木郁土虛或土雍木郁。肝病影響了肺,即木侮金。
四、參照五行、五臟與六字訣生克圖,用六字音平衡防治各臟腑的疾病:
(見上面生克圖)
-
六字音治療五臟六腑疾病的依據:
六字訣現存文獻最早見于南北朝時梁代陶弘景所著《養性延命錄》中。讀“噓、科、呼、呬(讀謝或絲)、吹、希”六個字音可以治療相對應的“肝、心、脾、肺、腎及三焦”等五臟六腑疾病,這已被歷代至今的醫、道、佛、養生家所認可。2005年10月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編的《健身氣功》第140頁說“在習練六字訣中,若以治病為目的,應以五行相克的順序習練:呵—呬—噓—呼—吹—希。若以養生為目的的長期習練,則應按五行相生的順序:噓—呵—呼—呬—吹—希”。這也說明了只要習練“噓、科、呼、呬、吹、希”的某字音就可使其相對應五行(五臟)中的某一行(某臟腑)得到陰陽平衡(無病了)。
-
利用特定的順序讀六字音可以防治某一特定臟腑的疾病:
- ①原理:針對某一有病的臟腑來講,按五行五臟相生(包括本臟及母、子兩臟)相克(包括本臟及相乘、相侮、反侮的兩臟)之順序讀這五個臟腑的字音,最后再讀“希”字疏通三焦之氣,就可以針對性的治療本臟腑的疾病。
- ②特定“脾土呼”有病,按五行來說這就破壞了以“土”為中心的生克關系,解決的辦法是:A、按五行相生順序,先補母“心火科”、再瀉子“肺金呬(讀謝)”,讀音治病法:先讀“科、呼”,再讀“呬、呼”。B、按五行相克及乘侮關系,先讀克我(脾土呼)者是“肝木噓”、再讀我(脾土呼)克者是“腎水吹”,讀音治病法:先讀“噓、呼”,再讀“吹、呼”。C、通過讀上述A與B的五個字音,就可以使以“脾土呼”為中心點的相生(母子)、相克(乘侮)、的四方“心火,肺金,肝木,腎水”達到平衡(道理是讀哪個字,其對應臟腑就可以達到陰陽平衡),這樣“脾土”自然的達到了陰陽平衡。D、最后讀“希”通過調理三焦把“脾土”的病氣自足的“涌泉穴”排出體外。這樣就治療了脾胃方面的病疾。
- ③治療不同臟腑的疾病選用特定順序的六字音治療法:
- A、肝、膽方面及其相關疾病的防治:先按“噓—科—呼—呬—吹—希”順相生的順序讀一至二遍,再按“吹—噓—科—噓—呬—噓—呼—噓—希”的特定順序讀六遍,最后再按“噓—科—呼—呬—吹—希”順相生的順序讀一至二遍。
- B、心臟、小腸方面及其相關疾病的防治:先按“噓—科—呼—呬—吹—希”順相生的順序讀一至二遍,再按“噓—科—呼—科—吹—科—呬—科—希” 的特定順序讀六遍,最后再按“噓—科—呼—呬—吹—希”順相生的順序讀一至二遍。
- C、脾、胃方面及其相關疾病的防治:先按“噓—科—呼—呬—吹—希”順相生的順序讀一至二遍,再按“科—呼—呬—呼—噓—呼—吹—呼—希” 的特定順序讀六遍,最后再按“噓—科—呼—呬—吹—希”順相生的順序讀一至二遍。
- D、肺、大腸方面及其相關疾病的防治:先按“噓—科—呼—呬—吹—希”順相生的順序讀一至二遍,再按“呼—呬—吹—呬—科—呬—噓—呬—希” 的特定順序讀六遍,最后再按“噓—科—呼—呬—吹—希”順相生的順序讀一至二遍。
- E、腎、膀胱方面及其相關疾病的防治:先按“噓—科—呼—呬—吹—希”順相生的順序讀一至二遍,再按“呬—吹—噓—吹—呼—吹—科—吹—希” 的特定順序讀六遍,最后再按“噓—科—呼—呬—吹—希”順相生的順序讀讀一至二遍。
-
說明:
- ①按上述特定順序習練六字訣除可防治特定臟腑的疾病外,對五臟六腑的全面養生都有極好的效果。
- ②用六字訣相關動作導引習練效果較快(參照風雨同舟的六字訣養生法),不加動作(站、坐、臥均可)只要堅持習練同樣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 ③無論怎樣習練都必須堅持腹式呼吸:讀字時只出音不出聲。要用口呼出相關臟腑的濁氣(病氣)同時凹腹提肛縮腎(有這意念就可以)、并適當拉長點音。然后用鼻子慢慢吸足清氣(氧氣),并松腹自然的氣灌丹田了。不可著急,不要憋氣,如遇憋氣時可用幾次自然呼吸作為緩沖。
- ④讀字時最好是想著相關的臟腑:噓—想右肋下的肝臟,讀音最好瞪眼。科—想左胸部的心臟。呼—想著臍上4寸(約五指)的中脘穴。呬—想雙肺。吹—想兩個腰眼。希—想自頭頂最高點的“百會穴”有一股清氣帶著相關臟腑的病氣經胸—腹—兩腿—由雙足“涌泉穴”排出體外。
- ⑤血壓方面及頭痛等疾病屬“肝、膽”。心血管方面屬“心、小腸”。消化系統疾病及糖尿病屬“脾胃”。呼吸系統疾病屬“肺、大腸”。泌尿系統疾病屬“腎、膀胱”。
- ⑥長年堅持每天練習兩遍以上就可全面養護好五臟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