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那些年被玩壞的自掛東南枝。
自掛東南枝的意思是“自縊于東南方向之樹枝上”。
是上吊自殺的意思,是充滿憂傷和悲情的殉情,愣是被玩出戲虐的意味。
空山新雨后 自掛東南枝
欲窮千里目 自掛東南枝
爺娘聞女來 自掛東南枝
洞房花燭夜 自掛東南枝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自掛東南枝~
兩只黃鸝鳴翠柳~ 白鷺自掛東南枝~
人生在世不稱意~ 不如自掛東南枝~
天生我材必有用~ 各種自掛東南枝~
恐都忘了原詩:“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蒲草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紫薇對乾隆說:“還有一句是連小燕子都不知道的,蒲草韌如絲,磐石不是不無轉移。”
兩個相愛的人要被迫分開,男人走之前對女人說,你等我,我會回來接你。
女人淚眼朦朧堅信不疑立下誓言:“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不同的是劉蘭芝已經預見到她所需要面對的恐不像她所想的那么如意,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
為以后她哥哥迫她另嫁他人,她從容自溺埋下伏筆。
兒實無罪過。
劉蘭芝被遣送回家,面對母親的追問,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
只有一句話,兒實無罪過。
這一句,道出劉蘭芝的個性,家庭環境。
全文開篇就是自述自己的才能和成長經歷(作為古代女性,通常要學習織素技能,但是注意,除了織素,劉學習的還有讀詩書,彈箜篌等高級技能,可以推斷劉的家庭背景。
母親也是問她,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
劉蘭芝是在寬松優渥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她個性自信驕傲,又自負才華,嫁給夫家,原本夫妻恩愛。無奈有一個蠻橫不講理的婆婆。任她知書達理舉止修養佳。在婆婆看來,她骨子里的獨立仍然不符合她的心理預期。婆婆不滿兒媳哪里呢?:“舉動自專由。”顯然她需要一個聽話的兒媳婦,而不是一個有主見的兒媳婦。讓她打雞她不敢罵狗,讓她往東她不敢上西。
劉蘭芝實無過錯。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
我實在不怎么喜歡這個男豬腳,焦仲卿。或在封建禮教束縛的幾千年前,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違背父母的意愿的男人實在沒有吧。不然也不會有暗戀唐婉八百年的遺憾。陸游尚且如此,何況廬江府小吏焦仲卿。
焦仲卿情商也不怎么高,在老婆過來給自己訴苦的時候,不先安慰自己的老婆,再去哄自己的媽媽。而是即刻就去問他娘:“我自己條件并不好,幸好找了個好媳婦,她到底哪里做的不對,你偏偏看她不順眼?”呵呵他娘一下就爆發了:“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你抓緊給我休了她,一刻也不要停留。
矛盾一下被激發,事情一下子沒有回圜的余地。
焦仲卿這樣的男孩子,只能被稱為男孩子,他是還沒有長大的,幼稚的不成熟的。可是他一定是有自己的好處的,比方說,長得帥。
所以他聽說劉蘭芝被迫改嫁他人時,跑來對劉蘭芝冷嘲熱諷:“賀卿得高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你去過你的好日子去吧,讓我一個人去死。
這個該死的焦仲卿。
生人作死別。
有人跟我說,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忽然發現了文字的魅力。
從此走向通往文藝青年道路上萬劫不復。
在十幾歲的時候,我們的關注點肯定不在婆媳矛盾情商高低。
我們關注的,是凄美浪漫的愛情。
就像有首歌唱的那樣:想要給你的思念,就像風箏斷了線。
焦仲卿在看到劉蘭芝要嫁做他人婦,心里大概就是這樣的感受吧。
飛不進你的世界,也溫暖不了你的視線。
我已經看見,一出悲劇正上演。
其實,劉蘭芝早已經猜到,說過的話不可能會實現。見過最后一次面, 吵過最后一次架。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沒有一絲猶豫。完成自己對的愛情的誓言。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焦仲卿在樹下徘徊,心里想的可是愛人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
心里想的可是燈下呢喃的甜蜜。
抑或是對自己的軟弱的愧疚。
自掛東南枝。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