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輕看這小舞臺,原來也是一個大世界,且慢說這大世界,卻本是獨立的小舞臺。”
“我這人沒什么長處,就是熱愛相聲。”
——唐杰忠
6月18日晚,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唐杰忠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5歲。其代表作有《虎口遐想》《新兵小傳》《找舅舅》等。
在相聲發燒友的印象中,唐杰忠就如姜昆在相聲《學唱歌》中形容的那樣:“挺大年級戴副眼鏡,白白胖胖不長胡子,跟個老太太似的”。他的捧哏樸實憨厚,儒雅自然,不搶不讓火候適當,并且能夠根據不同合作伙伴的特點及時調整表演風格,與每一位逗哏演員配合得嚴絲合縫。
“我適合做綠葉,無論是從我的聲音、形象、方方面面,我覺得我適合做捧哏。”
拜師劉寶瑞 感師恩學師德
上世紀50年代初,唐杰忠從電影上看到山東快書名家高元鈞的曲藝,非常喜愛。后來部隊派唐杰忠到北京學習,他就到高元鈞家里拜訪。高元鈞雖然沒有收他為徒,但是他熱情地給唐杰忠介紹了自己的把兄弟———單口相聲大王劉寶瑞。劉寶瑞不僅傾囊相授,甚至還一度給唐杰忠捧哏,捧著徒弟往前走。
唐杰忠認為,高、劉兩位先生不僅引導自己走上了相聲的道路,還教導他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處事。“劉老師教我,除了傳藝以外,我沒有付任何報酬,也不交學費,也沒有什么回報。他的心胸非常寬廣,可以說是海納百川。”
所以后來唐杰忠也向劉寶瑞學習,和自己的徒弟既是師徒,又是父子,還是朋友。比如對徒弟鞏漢林,唐杰忠當年千方百計幫他托關系、找朋友到北京發展,還幫他在北京借了房子,后來看鞏漢林演小品演得好,就從心眼兒里為他高興,對他特別寬厚,盡管鞏漢林小品演得越好,離相聲專業就越遠。鞏漢林提起這事就說“感激師傅一輩子”。
“偷偷地愛上了馬季”
后來唐杰忠放棄了升任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副團長的好機會,調入中國廣播說唱團。他和馬季從1959年開始正式合作,一直到80年代。有人說,相聲演員找搭檔比找媳婦還難,兩個人業務上要有默契,相互之間要能容忍。
唐杰忠一輩子站在捧哏的位置上,也就是配角的位置上,但是這么多年來,唐杰忠說,自己心里從來沒有覺得不舒服。“因為劉寶瑞老師教我們的時候就說,捧逗是一家,捧逗就是‘一棵菜’,沒有捧就沒有逗,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節目。”
馬季先生去世前不久獲得了中國曲藝終身成就獎,唐杰忠就和自己得了獎一樣,非常激動,夜不能寐,半夜起來寫了一首“唐詩”———唐杰忠的詩,恭賀馬季榮獲大獎。謙虛了一輩子的唐杰忠還說,自己跟馬季的合作,等于禿子跟著月亮走———借了很大的光。
機靈的“笨鳥”
馬季曾經說過,雖然唐杰忠老把自己是“笨鳥先飛”掛在嘴邊上,總跑在前頭,“但是大家伙得注意了,他并不是‘笨鳥’,他是挺機靈的一個‘鳥’,他還飛在你前頭。所以他無論是跟誰合作,在相聲界他是穩穩當當的,他站在了一個革命的、前輩的、大捧哏的重要的位置。”
和唐杰忠相識40多年的趙連甲說,雖然唐杰忠總說自己如何沾馬季的光、如何學馬季,其實,“可以說我跟馬季一直拿他當老大哥,他是個相聲坯子,也是個領導坯子。而且他熱情,他組織能力強,什么事情我們都靠他。”唐杰忠曾多年在中國廣播藝術團擔任辦公室主任,演出隊各種各樣的活動安排,無論大事小事、正事雜事,唐杰忠準是站在最前邊為大家服務。此外,“創作作品的時候都有唐杰忠,但是哪兒發表了,節目單上要印名字了,(就)沒有唐杰忠(的名字)了,他不讓(印)。”唐杰忠有意地不爭功。
甘當綠葉 李文華的“接力棒”最難接
1985年起,和姜昆的合作讓唐杰忠迎來他的藝術新高峰,不過與比自己年輕很多的人氣選手姜昆合作,唐杰忠經歷了一段艱難的適應期。
在之前,姜昆和李文華長期合作珠聯璧合、深入人心,被相聲界稱為“頑童戲老叟”的表演方式受到觀眾認可,但由于李文華嗓子出現病變不得不離開舞臺,姜昆開始和唐杰忠搭檔,但大多數人并不看好他們的新組合。
開始唐杰忠仔細模仿李文華,按照錄音一字不差地給姜昆捧哏,但是效果不太理想。后來大家一起研究,認為應該發揮唐杰忠自己的特點。為了改變過去給觀眾造成的既定印象,唐杰忠還給自己設計了一個比較文雅的形象:戴上了一個其實沒有鏡片的眼鏡,這個道具使了20年。
有文藝評論者認為,與馬季合作時,唐杰忠的表現中規中矩,算是圓滿完成任務,但出彩的地方不多;到與姜昆合作時,盡管他也需要對逗哏的言行及時糾偏,但有些時候會有精彩的語句,引得觀眾一笑。比如在《虎口遐想》中,姜昆描述起姑娘的裙帶子“帶著姑娘的體溫,帶著姑娘的芳香……”,唐杰忠馬上打斷他,“別聞了,再聞還有汗味兒呢”,這個耳熟能詳的段子正符合了唐杰忠“憨厚耿直”的形象。
后來姜昆自曝和唐杰忠“分手”的原因,年歲已高的唐杰忠當初迎難而上卻最終選擇了激流勇退。他有天找到姜昆,說“我跟不上你了,你節奏太快,一個月得跑十好幾個地方,一會兒奔西藏,一會兒又出國了,一會兒又去‘老少邊窮’地區了,事也很多。我要是老這么跟著你的話,估計得拖你的后腿,找個年輕人吧。”之后,他還主動給姜昆推薦了后來的搭檔戴志誠。
大伙兒都笑稱唐杰忠為“笑佛”,因為他永遠會把笑臉給他的觀眾、給他的朋友。其實在生活當中,他也跟普通人一樣經歷了挫折和苦難。前些年,唐杰忠的一個兒子因病辭世,但是他認為,“戲比天大”,他把悲痛藏起來,依然讓大家在自己的相聲藝術中得到快樂。
甘為綠葉襯紅花,淡泊名利氣自華;起承轉合七分捧,人稱慈祥“老媽媽”。唐杰忠,這個謙虛、慈祥、可愛、幽默的老頭,是百姓心中永遠的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