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自己當作一位家長,把每個學生,當作自己的兒女認真對待,這應該是我當作老師以來最高的定位。風來帆速,水到渠成,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作為老師起到的是一個助力作用,助力越多,孩子相對越輕松。
? 期中考試應該算是結束了,這是一次診斷性考試,它的真正目的不在于你考了多少分,而在于總結前一階段的學習情況,歸納經驗,剖析問題,以利于下一階段的改進和提高。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對考試并沒有明確的概念,也并不會進行總結與反思,有的只是因自己考的分高而高興,自己考的分低而沮喪。但作為老師,通過這次考試可以發現孩子們的很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孩子們的粗心馬虎,會做的題卻做錯,這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習慣的問題,不過不打緊,他們本來就是孩子,習慣需要慢慢養成。從大人的角度去看孩子,他們永遠不夠好,可是從孩子自身的角度去看,他們已然成長了許多。
? 這次期中考試最緊張的應該是我們這些年輕的老師了,孩子們考的好與壞證明不了老師什么,卻可以給自己這一段世間的付出有個交代,也激勵自己更加努力工作,用高的標準來把控自己的言行,一直是我所追求所信奉的,也是自己一直竭力想要做到的。
? 距上次積分制給孩子頒獎已經過去一個多周了,有了獎品的激勵,孩子們爭分的積極性明顯看出高漲了,只要說哪方面表現好,就可以加分,孩子們分分鐘讓你驚喜。畢竟是孩子,獎品的誘惑力還是蠻高的,昨天郭書言爸爸在班級里看班后跟我說,表現好的孩子可以得到好吃的,而耿浩然小朋友卻說,表現好可不可以不要零食,換成積分卡。看來,積分制還得好好運用下去,對孩子們來說也是一種激勵。
? 現在很推崇賞識教育,鼓勵孩子的行為結果,進行強化。但我感覺必要的懲戒也是必不可少的,現在孩子想要學到知識,上課常規就需要做好,孩子們都認真聽講,每節課的效率也就會高起來。所以我現在更加去關注孩子們的課堂常規,今天帶了一把戒尺,沒想到立馬就派上用場了, 今天批卷,孩子們自習課上,有幾個孩子亂講話,被班長記下了名字,我就讓這幾個孩子,自己拿著戒尺自己打五下手,目的不是要打疼自己,而是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受到了懲罰,大多數孩子自尊心都很強,不喜歡受批評,通過積分和獎懲,課堂常規應該會變得更好。
? 今天晚上很多家長都問我自己孩子的考試成績,我也都跟他們說了說,看得出來只有孩子好像對自己的成績沒有太多的緊張感,以后要增多一些平日的測試,讓孩子增加對考試的重視程度,這樣也有助于平日的學習。
? 這一段時間,孩子們已然成長了許多許多,這一棵棵幼稚的樹苗已經開始生根發芽,希望他們的根越扎越深,獨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