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吸收的不是知識,而是信息
感謝醍醐灌頂的大叔,語言有溫度的大叔,犀利如冬日里凜冽寒風,讓人清醒覺悟,給人當頭一棒!正如大叔開場所言,第一張PPT就著實讓我們受到嚴重傷害。顛覆我們很多人的固有認知。
我們讀書時都會做筆記,大叔笑道“我從來不記筆記”。
主題閱讀我們也懂,可大叔的讀書方法是怎樣的呢?
讀的書我們希望今后能記起,大叔說:“我讀過的書都直接扔了”。
主動分享?一直也想在豆瓣簡書做些分享,但行動力不夠。。
瞬覺受到N萬點暴擊。。
“我讀書的功夫二十年前都下完了!我現在基本上都是吃20年的老本的!”聽罷此話我們瞬間絕望,要下多少工夫,才可以企及大叔的高度。
主題閱讀!不是拼閱讀量!知識體系要讀懂
要讀通一個知識體系的書,然后再看其它的書,就簡單。好比武俠小說,你打通任督二脈,內力深厚了,學什么武功招式,就是一看就懂。
大叔又笑道:
你愛學習跟你愛讀書一點毛關系都沒有!
不要以為你一年讀了200本書就是愛學習了,那就是糊弄小孩子的!二次心理受創傷。一直網上搜書單比讀書量,確實有些眉毛胡子全抓了,都是在自己騙自己。
木桶原理——裝水之前你要有完整的桶
有些人讀了一本或是一些書就大喊“醍醐灌啊!”連個結構都沒有還灌頂!都灌傻了- 秋葉大叔今晚的標志性金句。
大叔一語中的,再次顛覆了固有對短板原理的認知。能力地圖是很好的進行查漏補缺的方法,在專業、軟能力、軟素質三個方面思考朝哪個方向發展。大叔也提供了兩點建立能力地圖的方法: ?1.咨詢行家的行家以及前輩 2.看網站上的崗位要求。
回顧自己大學及研究生階段,確實沒能形成很好的高屋建瓴的全面思維及整體知識結構框架,什么都想學,覺得什么都缺,結果方向不明確,沒有打好學科及專業基礎。
但也應那句老話:種一棵樹最好的時候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大叔給的三大點建議,也是給我們指明了方向。
一、確定你的學習知識體系框架
愛讀書不等于真學習,需要建立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機制。
二、確定你的閱讀知識框架
遷移能力:有了知識框架,融匯貫通,需要有遷移知識的能力,舉一反三,掌握很多知識在不同領域互相轉化的技能。
第一個知識框架:書的目錄
這里大叔以《深閱讀》、《百年孤獨》為例說明引人入勝的入門通俗讀物。閱讀通俗入門讀物,其實也是快速熟悉專業概念,降低學習難度,同時為搭建知識框架奠定了基礎,有了知識框架,你的學習地圖就變得更加飽滿。
三步打造入門書單
1) 精選書單-搜 關鍵詞+書單
2) 熱銷爆款-搜網店熱銷
3) 網紅同款-搜大咖推薦
主題閱讀的方法:全局視野-快速強化-融匯貫通
建立起豐富知識結構樹。做主動整合式的高效學習,主題閱讀才能幫你構建扎實的知識基礎。
系統讀書才能構建體系- 碎片閱讀依賴體系知識- 不下苦功無法加速成長
三、最好的學習是主動教
愛分享不等于懂分享,從復制到批評思考。
輸出方式:
? 1.摘錄: 金句、腦圖
? 2.心得: 書評、博文
? 3.實踐:研討、模仿
最需要的學習方式:行動閱讀
最厲害的學習方式:分享閱讀,以老師的身份將自己代入到書中,達到作者的高度主動告訴別人,書里給你什么啟發。
最提倡的學習方式:批判閱讀
總結: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選方向-定框架-讀硬書-日精進-做輸出
質永遠比量重要!
讀同類的書讀幾十本,有一定基礎后讀硬書,一頁頁地精讀。框架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時,應用到生活中并轉化為輸出。
秋葉大叔晚上的話顛覆了我們以往對讀書的傳統認知,滿滿金句與建議。需細嚼慢咽、反復琢磨,在今后閱讀實踐中慢慢吸收內化。真正做會讀書、愛讀書、思想與行動上的巨人。
感謝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