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階段,片段四? 《非暴力溝通》
R.閱讀原文片段
用“選擇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你覺得哪些事情沒意思,卻又認為自己不得不做,請將它們列在一張紙上。
當我第一次審視自己的清單時,僅僅是它的長度,就讓我明白為什么我活得很不開心,我終于意識到,有許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復一日的去做,是因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單上的第一項是“寫臨床報告”,我討厭寫那些報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個小時,第二項則是“開車送小孩上學”。
第二步,列好清單后,向自己坦白:你做這些事情是因為你選擇了做他們,而不是因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個項目前,加上“我選擇做”。
當時我對這一步驟有些抗拒,我反復強調:“寫臨床報告不是我的選擇!我不得不做!我是一個臨床心理醫生。我不得不寫這些報告。”
第三部,一旦承認某一行為是你的選擇,就填寫以下的聲明來了解你為什么要那么做:“我選擇做____是因為我想要____。”
你在思考“我選擇做____是因為我想要____”這個問題時,也許會像我考慮開車送小孩上學時那樣,發現自己行為背后的價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我確信,一旦意識到我們的行為所服務的需要,即使工作很艱苦,富有挑戰性乃至舉步維艱,我們也會從中得到樂趣。
I.復述原文
人都有一定的隋性,當做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就特別開心,效率也特別高。當做到自己不喜歡做,卻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時,就特別不想去做,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效率也十分的差。這樣,勢必會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很不好的影響,比如,一些本來很快就能完成,就因為屬于不喜歡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常常不能及時的完成,有時甚至會造成一些嚴重的后果。也因此讓我們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變得十分的不快樂。。
所以,針對這些隋性,我們需要轉換一種方法和思路,將“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轉變為“選擇做”事情,讓被動思想,轉變為自覺自愿,在思想上增強了主動性,更容易帶來行動上的積極性。
要著手進行轉變,我們可以從樣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列出清單
清理一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我們感覺沒意義,不想做,卻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呢?
第二,在列出的清單中,逐條分析,寫出進行“選擇做”的價值和必要性,讓自己能夠對這些事情重新進行認識,從心理上接受。
第三,對寫出來的“選擇做”清單,列出行動計劃,寫成便簽,張貼到墻頭上,督促自己去完成。
我們在采取了這些方法后,一定能夠促使我們在思想和行動上進行轉變,改掉自己的惰性,讓自己更加勤奮,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快樂。
A1.
認識到了自己也存在一定的惰性,也需要進行轉變,那也對自己開出一個清單吧。
1、因為怕冷和不上班,現在不喜歡早起。
2、不喜歡早起,也使放棄了鍛煉計劃,使自己變得更加的懶惰,現在又長胖了不少。
3、晚上總是很晚才睡覺,對身體傷害極大,也是家庭爭吵的原因之一。
4、自己列出的行動計劃常常不能按時完成。
哇,原來自己有這么多的惰性呀,看來,沒有上班考勤的約束,自己的生活很容易就變得懶散,越來越沒有激情了喲。難怪老公常常不高興,難怪我的生活已經越來越不快樂了!
A2.
如果再這樣隨意放縱自己,只會讓自己和家庭更加的不快樂。找到了根源,就要有行動去轉變。從今天開始,就要讓自己行動起來,進行轉變。
1、為什么要早起,價值是什么?每天早起1個半小時,在6點半起床,可以讓自己精力更加充沛,在這1個小時里,我可以鍛煉1小時,再看書半小時,還可以提前做好早餐,讓老公開心!原來,早起僅僅1個半小時,就可以做這么多的事情!所以我要選擇去做!從今天開始!
2、要想早起,就必須要早睡。在晚上10點鐘前,必須上床,上床之后,要遠離所有的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視、電腦等,這也是早起的必要保證。所以我要選擇去做!從今天開始!
早睡早起,讓自己的生活更加有規律,才能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這才是真正的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不要讓自己成為家人的負擔,這是最大的價值所在,也是自己行動的最大的必要性。所以我要選擇去做!從今天開始!
3、列出自己的鍛煉計劃和標準,寫出清單,督促自己去執行。所以我要選擇去做!從今天開始!
4、將自己所有的計劃,均寫成便簽,張貼在墻上,隨時提醒自己,還有多少沒有完成,并作為每晚總結時的參考。
生活要充滿激情,才能更加的精彩。這些轉變都是我自愿選擇去做的,所以,我一定要認真去做好!我相信,有了這些轉變,一定能夠讓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充滿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