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我們高度關注如何進行家庭教育的時候,似乎忽略了一個問題——作為家庭教育關鍵環節的家長一環夠不夠強。
? ? ? ? 家長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可如何提升家長的格局又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每一個家長都是從第一次開始的,成為家長的那一刻,家長與孩子是一樣的,對未來的一切都是現學現用的。
? ? ? ? 要想在家長這個身份上做的夠好夠強,就要不停地學習,以小學生的心態終身學習,陪孩子一起成長。
? ? ? ? 今天繼續分享《家庭教育口傳書》——一本我被序言吸引的書。
? ? ? ? ? ? ? ? ? ? ? 閑時挖一口自己的井
? ? ? ? 有兩個和尚分別住在相鄰的兩座山上的廟里。兩座山之間有一條溪,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久而久之,他們就成為了好朋友。就這樣,不知不覺地已經過了五年。? 突然有一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沒有像以前那樣下山挑水,右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過頭了。”便不以為意。但是,誰知第二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還是沒像以前那樣下山挑水。第三天、第四天、一個星期過去了,還是不見左邊山上的和尚下來挑水。一個月后,右邊山上的和尚終于受不了,心想:“他可能是生病了,我要過去看看他,看看能否幫上什么忙。”? 于是,右邊山上的和尚爬上了左邊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但是當他到了左邊這座山上的寺廟后,看到的景象卻令他大吃一驚,他的老友正在廟前悠閑自得地打太極拳,一點也不像一個月沒喝水的人。? 他非常好奇地問:“你已經一個月沒有下山挑水了,難道你不用喝水嗎?” 左邊這座山的和尚笑了笑,說:“來來來,你跟我來。”于是他帶右邊那座山的和尚來到了寺廟的后院,然后指著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每天做完功課后,我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在非常忙的時候,我也沒有停止,能挖多少就挖多少。如今,這口井終于讓我挖出水了,現在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了,我可以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了。”
? ? ? ? 除了注意方法,學習更重要的是需要什么?也許左邊那座山的和尚能給我們一個回答:學習在于積累。無論忙時閑時,都有一個學習的心思,能這樣要求自己和孩子,即使父母不“嚴加”管教孩子也會自我管理、順利成長。
? ? ? ? 長期主義的思維與長年累月的付出,才能有踏實可靠的回報。指望臨時抱佛腳應付考試或許可以,但應對求知、求是來說只能是自欺欺人。
? ? ? ? 有計劃、勤落實,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才可能達到預期目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