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他和曼楨從認識到分手,不過幾年的工夫,這幾年里面經歷過這么許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的一切哀樂都經歷到了。
?十月月長沙難得一見的秋天,清淡溫和,恰似我初拾這本書時的感覺。星星點點陽光下,憊懶的軀體任憑這樣的感覺絲絲滲入,沒成想到最后竟然生出一股半生蒼涼的感覺。
?“他”抑或“他們”喜怒哀樂的一生堆砌成了整個故事.故事里沒有“你”,更沒有“我”,甚至連張愛玲小姐都只是一個旁觀者,見證了他們的一切,然后用文字去緬懷去紀念。第三人稱的視角始終帶些客觀冷靜的特點,少了沖擊,更添溫婉。
?他們的感情生死相許轟轟烈烈的浪漫,真實恬淡,像極了生活本來的樣子。世鈞初遇曼楨,想不到確切的詞語來形容她,只是籠統的覺得她很好。而曼楨獨獨向他訴說心底關于家庭的秘密。接觸、試探、牽手。而叔惠對翠芝始于憐終于愛,只是還未開始,便被翠芝的父母扼殺,傷痕太淡,最多換來半聲嘆息然后消散。
?冷靜客觀的第三人稱,真實恬淡的愛情,我以為這樣清淡溫和的感覺會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所有。只是沒想到平靜溫和的表面下,內里早已暗潮洶涌。
?我們赤裸裸的來到這個世界,從無知到成熟的同時也在身上種滿了刺。熱戀的時候我們收起滿身的刺抱團取暖,漸漸的生活還原了我們本來的樣子,而哪些刺往往會刺傷我們的愛人。因為疼痛,我們用爭吵去磨平對方的棱角,這樣的爭吵也造就了無數的有緣無份。姐姐的遭遇和奉獻是曼楨心中的一塊傷疤,迫于父親的壓力,世鈞卻不得不去觸碰,一場爭吵無可避免。命運的巨輪恰在這時高速運轉,以為的錯過變成了訣別。摯親的背叛,摯愛的錯過,長長的歲月里需要曼楨獨自消化。
?數年之后再度相見,他是別人的夫,而她成了別人孩子的媽媽。我還愛你,深深的愛著你,只是“我們再也回不去了”,你皺紋里的歲月,白發里的故事,變成了橫亙在我們之間的阻礙。要去怨恨姐姐嗎?她也不過是一顆命運的棋子。我們都太渺小,對命運里的陰差陽錯無能為力無可奈何。
?等下一顆流星,要雙手合十,愿虧欠的幸福終被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