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充滿了能帶來刺激的誘惑力極強的東西,例如購物、食物、網絡、酒精等等,什么原因導致我們對它們有癮呢?真的只是單純購買的商品、網游、酒精?還是網購時你可以瀏覽所有商品并為購物車里點擊付款時的滿足感、在實體店里消費服務員贊賞你時的虛榮心、還是網絡游戲滿足了你在虛幻的世界里更有成就感、還是酒精帶給你的超脫感呢?真正使我們無法拒絕的誘惑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在體驗時的精神快感,我們卻錯把精神快感當作了獎勵。大腦往往在這個時候就會對“我想要”的東西深深著迷,而此時的意志力也就失效了。
獎勵系統是如何迫使我們行動的?
當我們的大腦發現獲得獎勵的機會時,它就會釋放一種叫多巴胺的神經遞質。大量的多巴胺并不能產生快樂的感覺,那種感覺更像是激勵,它使我們覺得清醒、著迷,發現了如何才能是自己快樂,并愿意為這種感覺付出努力。它促使我們期待得到獎勵,但獎勵所帶來的快樂卻不歸它負責。對么自私的多巴胺!
什么會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呢?就是那些能使我們快樂高興的人事物都會刺激獎勵系統,使大腦分泌多巴胺,丟給我們獎勵的承諾后就拋棄了我們,而停下來等來的是不斷增長的焦慮,就這樣我們戀上了獎勵的承諾。
多巴胺的首要功能是讓我們追求快樂,而不是讓我們快樂,它從不介意給我們帶來壓力。所以我們誤把獎勵的承諾當作幸福,那都是假象。
雖然我們所處的世界總讓我們產生欲望,但我們要做個用心觀察的偵探,先不要急著體驗誘惑,先想象它可以帶給你的感受,然后參與體驗,你會發現與預期的感受有些不同,慢慢的去戰勝它。雖然不能完全消除欲望,但至少可以和它抗爭下,用“我不要”的力量去抵御它們。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獎勵承諾,生活也就沒有了樂趣,而我們也會失去生活的動力。雖然獎勵的承諾的出現總是伴隨著誘惑,即使我們有時會屈服于誘惑,然而它使我們的生活更有趣,更有生活下去的動力。當我們開始矛盾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區分真實的獎勵與分散注意力、容易上癮的虛假獎勵,然后做出明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