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作業設計中,積極實施多樣化的數學作業形式,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給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變“要我做” 為“我要做”,讓學生成為作業的主人、學習的主人,進而逐步改善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所以我設計了形式多樣的數學特色作業。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每天一練——數學性
設立《每天一練》本,針對每天課堂中出現的知識重點,設計幾道專項練習題,完成作業時間控制在3-5分鐘。這樣,不僅教師考察了學生的掌握情況,同時學生還鞏固了當天所學,因為完成作業所用的時間比較短,學生也不會對數學作業感到厭煩。
二、數學周記——生活性
讓學生把生活中發現的數學知識、數學問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事例、數學課上最有趣的事、想對數學老師說的話、本周學得最好的地方是什么、本周學習不明白或需進一步理解的地方是什么、對什么問題有不同見解、對自己本周的學習作一個評價等,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寫成數學周記。數學周記既讓教師了解了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又培養了學生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真切地感受數學就在身邊,享受數學學習的快樂。
三、手抄報——綜合性
制作一張手抄報,對于學生來說,是一項綜合性活動,它需要學生去構思、編排設計、書寫、裝飾美化。從學生的一張手抄報作品上,可以體現出學生的綜合性能力和水平。手抄報內容有數學課本上的知識點,有課外拓展延伸的知識,有數學小故事等。從這一點上來看,手抄報無疑是學生發展個性才能的廣闊天地。基于以上考慮,可以設立數學《手抄報》,每月制作一次。
四、知識樹——系統的單元知識網絡圖
根據每個單元的知識點,讓學生做一個知識樹,既系統的整理了本單元的知識要點,又鍛煉了他們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復習每個單元前,先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把握單元要點自己設計一個單元知識樹,要求設計合理、重點突出、美觀大方,上課時再相互展示、交流。當然,做知識樹之前,必定好好地復習、琢磨本單元的內容,這樣復習的目的勢必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數學特色作業為孩子們提供了展示的舞臺,分享著收獲的喜悅,設置特色作業以來,吸引了更多的孩子投入到愛學數學、樂學數學、會學數學、想學數學的行動中來。我們設計形式多樣的特色作業,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煥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多彩,享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