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在家看了沈復的《浮生六記》,就是覺得好看,好看,特別好看,然而又說不清道不明究竟哪里好看,總之腦海里揮之不去著一句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其實也沒什么,就是想借著《浮生六記》講幾個故事罷了。
有愛人
余性爽直,落拓不羈;蕓若腐儒,迂拘多禮。偶為披衣整袖,必連聲道:“得罪”;或遞巾授扇,必起身來接。余始厭之,曰:“卿欲以禮縛我耶?語曰:'禮多必詐'。”蕓兩頰發赤,曰:“恭而有禮,何反言詐?”余曰:“恭敬在心,不在虛文。”蕓曰:“至親莫如父母,可內敬在心而外肆狂放耶?”余曰:“前言戲之耳。”蕓曰:“世間反目多由戲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余乃挽之入懷,撫慰之,始解顏為笑。
自此,“豈敢”“得罪”竟成語助詞矣。
當時看到這的時候就忍不住發了個朋友圈道,沈復和他妻子陳蕓的日常,狗糧撒得人猝不及防。
誰說不是呢,生活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外,還有課書論古,品月評花,兩個人相敬如賓,能不羨煞旁人么。說出去大家都不信,在今年之前,我都沒有正兒八經地談過戀愛,前兩天朋友失戀,準確點講是三個多月的相處,最后表白遭拒。不會安慰人的我,拿出了我從不為外人道的經歷和他分享,就想告訴他不管經歷過什么,都不要失去對生活的熱愛,對愛好的執著和對愛情的期待。明明是想要給朋友正能量的我,卻在陳述的過程中又不自覺哭了,兩三年的時間,然后又過去了兩三年,我以為我可以把那些曾經讓我哭的事情當作笑話講出來的,可我還是哭了。也許就像那被釘上釘子的柵欄,就算有一天把釘子拔了,但釘子留下的洞是怎么都無法的愈合的吧。那年夏天的瘋子,傻子和騙子現在看來,傻子至始至終都是個傻子,騙子其實也不過是個傻子吧,而瘋子是個怎樣的人我其實早就搞不明白了。我跟朋友說,有些人有些事,它就在那里,不用刻意忘記,也別刻意想起。
人這一輩子要有一個愛人其實挺難的,尤其是那些到三十歲左右仍然單著的人,明明不餓,卻總常常一不小心就被喂糧。可是話又說回來,有一個愛人其實也挺簡單的,當你遇到那個對的人之后,也許接下來的每一天你們都會一不小心就喂別人糧呢。人們不總說,出來混的總是要還的嘛,所以,在屬于你的愛人出現之前,你所有的經歷,快樂也好,悲傷也罷,其實都不是事兒。嗯,這碗雞湯,我先干為敬了。
有朋友
呼華使問曰:“汝主母特遣來耶?抑便道來耶?”曰:“主母久聞夫人臥病,本欲親來探望,因從未登門,不敢造次,臨行囑咐,倘夫人不嫌鄉居簡褻,不妨到鄉調養,踐幼時燈下之言。”蓋蕓與同繡日,曾有疾病相扶之誓也。
正好今天看《歡樂頌2》小蚯蚓被打,但她還挺開心的,因為人最珍貴的就是朋友,22樓的姐妹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各種幫忙各種關心,所以她覺著自己特別特別的富裕。這也是傻人有傻福的寫照吧。
無論是陳蕓的好姐妹華氏,還是22樓的五美,都說明了有朋友對于一個人來說是多么重要。我不羨慕她們,因為我也有這樣的好友二三。但曾經有那么一段時間我很懷疑,懷疑人生,懷疑友情。小時候有個幼稚又可笑的問題是:親情,友情和愛情的排序是什么樣的。那時候的我特別特別內向,沒什么朋友,也特別特別渴望朋友,所以,那時候在我心里,友情是排第一的,我不僅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出去玩想著給她帶紀念品,回老家想著給她帶時令蔬菜水果,公司旅游可以帶家屬也第一個想著要帶她一起,有開心的事情第一個想著和她分享,遇到傷心難過的事情先問她有沒有空,如果她有空了才會跟她傾訴自己的委屈。我記得有人問,你這樣對她,她卻不是這樣對你的,你真的就無怨無悔嗎?我說,當然,我和她一起出去玩的時候,她會想著給她室友帶紀念品,可我從來沒收到過她送我的紀念品,所以,我知道,在我心里,我把她看作我最好的朋友,可我不能也不應該要求她把我當作她最好的朋友呀,只要她能把我當作朋友我就已經很開心了呢。呵呵 ······張愛玲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愛情如此,友情大抵也如此吧。然而,這樣不平等的交往注定是個悲劇,胡蘭成負了張愛玲,可想而知,我的結局也好不到哪兒去。那段時間,我真的差點兒瘋了,好在那些曾經被我忽略了的朋友們依然對我不離不棄,變著法兒的哄我,安慰我,陪著我。打那以后我好像再也沒有交過真正交心的朋友了。Litten說:
事情變得無趣的原因很簡單:
我變了,sublime沒變;我沒變,游戲變了。
總之,你們的步調不一樣了,
這在物理里,叫“相對位移”,
在古文里,叫“曾經滄海難為水”,
在王家衛那里,叫“可我也只能到喜歡為止了”······
也許,我變了,她沒變;我沒變,人情變了吧。既然無法阻止世界的改變,那唯一值得去做的就是找到步伐一致的事情,找到志趣相投的那個人了。
有愛好
也許說到《浮生六記》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看到下面這段話,你(尤其是江蘇的)一定不陌生: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
對,沒錯,這就是當年讓我們<b>朗讀并背誦全文</b>的《童趣》,其實,這就是節選自《浮生六記》里《閑情記趣》一章。沈復的愛好,可不只這些,他還愛花成癖,喜剪盆樹,而且還頗有建樹呢。哪怕是后來寄居錫山華氏,也和陳蕓一起用木梢枝搞了個活花屏出來;在蕭爽樓的時候用竹子搞了個既可遮欄飾觀,又不費錢的簾子。所以說,有愛好真的也挺重要的。
嗯,差不多就這樣吧,到這里了,就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