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回來后我沒見過一個朋友除了Mrs.Chu。并非因為朋友不多或者他們都沒回來,其實很多朋友已經回來了。沒見他們是因為提不起來精神去應付,我不太想連見朋友都需要去敷衍,不想見就不去這樣挺好的。我是個耐得住寂寞,不喜歡熱鬧場合的人,在家里待著或許是我最好的選擇。如果有人樂意來看我,或者邀請我去他家我倒是很開心為之。事實上目前為止沒什么人愿意邀請我這么個無聊的人去他們家做客。
以前的我們樂意在年前回來的時候聚餐,唱歌,去學校附近的溫泉泡澡,或者結伴爬山。不過隨著高中畢業,大學畢業,我們都在一步一步的遠離這些活動,甚至彼此見面也少之又少。原因當然是我們已經不在一個圈子里,我們慢慢的只是朋友圈里高中同學,初中同學的那些分組里的一員罷了,甚至有些人名字都叫不上,朋友或許只是介紹給其他人說的一個名詞吧。經此兩個時間段,還能時不時說上幾句話,逢年過節群發短信的朋友也所剩無幾了。僅剩這些朋友也在漸漸的消失在我們的圈子,不過只是時間問題罷了。時間只是讓我們消失在彼此朋友范疇的誘因,更大一部分原因我想應該是我們彼此在疏遠彼此。而我的實際情況就是,朋友見面了,大多數都會要求請客吃飯,當然最近幾年多了發紅包。我已經很多年沒有和朋友見面只為了散散步聊聊天。當然除了Mrs.Chu,誰讓Mrs.Chu她老媽老爸跟我家是熟人,這讓我能隨時去她們家玩。
朋友圈子是越來越小,雖然看上去可能是因為一些客觀的原因導致,實際上還是因為每個人主觀意識上發生了變化導致的。如果一個人在我心里,我會時刻記著,有事沒事找點話題交流交流,有機會見面就多花點時間交流最近發生的事情,偶爾嘛買點禮物送給她也不錯。對待值得深交的朋友,做一些主動的事情應該會更好一點,比如,主動請客吃飯,主動邀請她來我家里玩,主動說想去她家里做客。總之就是別太以自己為中心要求什么。成為朋友這事件多么難得的緣分,何必因為自己那點微不足道的需求讓我們分離一輩子呢!事實情況總是很多人把朋友看做不定期的飯票罷了,至于關心,理解多數情況不過是敷衍而已。
當然很多朋友也并不是因為貪圖那么點飯票錢,很多朋友之間因為真的沒什么話題,沒什么交流。也許我們能認識真的是奇跡吧。這類朋友雖然因為圈子不同了,但至少不會來打擾。Mrs.Chu就是這樣的朋友,她從來不會找我做點什么,也很少因為什么事情求我幫忙,我印象中的她只有一次因為手機的事情找我。平時沒事我們交流起來絕對是不超過十句,甚至手機號碼都沒有互相留過。逢年過節一句敷衍的節日快樂。可真到了見面,彼此說的話也就多了,彼此之間也能互相找點話題說說。對她,我十分珍惜,因為我身邊已經沒有這樣的朋友了。
如何維持朋友關系呢?這個我是從一位老師那里得到的回答,她告訴我,只用兩個字“回應”。對待每個人都是一樣需要做出回應,回應至少是個禮貌行為,而朋友之間,回應則是相當做的重要,人和人的交往基礎就是交流,耐心誠實的做出朋友的回應比什么都重要。友好的回應是作為一個朋友應盡的義務。朋友多了好嗎?朋友一個足以,選擇至關重要。再多的朋友不能盡一個朋友的義務也是枉費精力。世界紛繁,我們還是簡單點,心思情緒交給一個人就夠了。不過前提當然是那個人愿意樂意去傾聽,誠實給與最中肯的回應。而作為我的朋友就簡單得多了,能夠傾聽足以,選擇還是讓我自己來做。
朋友圈子漸漸縮小,無怪時代,無怪社會,是我們自己被時代的洪流沖散,被社會的復雜侵擾內心,如果沒有智能手機、網絡,朋友之間交流或許會更加的慎重,珍惜。當只剩下方面交流和書信來往,我們還會輕浮的隨意的做出自己的回應嗎!至少我會思考再三。不過朋友圈子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發生改變,在所難免。既然無法避免,不過能夠做到堅持原則,即使朋友圈子里只剩下自己、家人,即使是孤獨也值得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