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葉籽兒
一顆心很小,能裝進的人只有幾個。
1
我是你最好的朋友,她們也是你最好的朋友。那是一個偽命題。
一個“最”字,說明她對于那個人是獨特的,唯一的,沒有兼容性。愛情如此,友情亦如此。
女友琳文,是一個內向安靜的女孩,不愛說話,也不怎么參加社交,所以朋友極少,她從小到大的朋友就是室友或同學,畢業后就不怎么聯系的那種。直到大四那年遇上了她。
我來不及知道她的本名,琳文一直叫她妮子。妮子活潑漂亮,家境殷實,有品味,社交廣,人緣佳,但能讓琳文把她視為最好的朋友,是因為,她說,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妮子對她真心好。水果、零食最先給琳文,有啥心事只跟妮子說,妮子不懂打扮她還能充當導師,琳文失戀,她一直陪在身邊。她說,你是我最好的朋友,這件事,我只敢和你說。
琳文突然陷入了美好的回憶中,說,那時覺得,自己預支了以后幾十年所有的好運。她那樣像丑小鴨一樣的女孩,竟有人說,她是最好的。
她嘗試打開自己封閉多年的心,主動關心愛護妮子,像妮子對她一樣。她充當妮子眾多愛情史的傾聽者,和無聊時間的陪伴者,妮子生病她冒大雨去買藥,妮子喜歡上一個男生她幫著打聽消息,因為她是妮子最好的朋友。
直到有一天,琳文、妮子,和妮子一個普通朋友一起逛街。琳文突然發現,妮子和那位普通朋友的親昵程度一點不亞于與她的。妮子的男朋友來看她,那位朋友知道。妮子的父母不和,那位朋友知道。甚至琳文被男朋友甩,那位朋友也知道。琳文心有點涼。
逐漸的,她才意識到,妮子和她的不同。
妮子朋友圈曬的永遠是和其他朋友出去吃喝玩,琳文卻因擔心妮子心里不舒服,刻意避免與其他朋友親密的照片。妮子總找時間游走在大大小小的城市,而琳文一直在那,只有等妮子玩夠回來,兩人才能見面。妮子身邊總有大把搶著對她好的人,琳文只有她一個,甚至思考,要怎樣對她好,才能永遠是最好。
妮子是她的唯一,她卻從未是妮子的唯一。
友情,是有排斥性的,你能和E去吃飯,也可以與F去看電影,你和誰都能很開心,你的開心就不再值錢,你的真心也就不再可貴。
友情,不一定必需物質來往的均衡,卻一定要求感情付出的平等。我的真心一顆全給你,你卻告訴我,只能分給我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甚至更少。
友情,也是一個承諾,你是我最好的,我和別人玩樂就不會忘記你,更不會出現第二個第三個最好,我和你在一起時就是最開心的時候,你就是我的唯一。
2
當你試圖交更多的朋友,累的只會是你自己。
雷子是一個大四男孩,長得清秀白凈,朋友很多,還有個交往了一年多的女朋友。最近出國留學的事宜也開始步入正軌。
可他說,懷疑自己患了抑郁癥。前一秒還在和朋友們開心地說段子,一轉身,臉上笑容會立馬消失,心里莫名難過。
他本是一個內向羞澀的男孩,上大學后,覺得需要改變,于是開始主動與同學打招呼,幫助別人,并參加院里舉辦的朗誦、英語秀等比賽,還擔當了四年的班長和校讀書社團社長……他是一個說到做到的男孩,即使是"改變"性格,也能用行動和結果同時證明給所有人看。
可正如他自己描述的,和朋友在一起時,并未真正開心,甚至難過。我問,你是不是覺得在應付與朋友間的交往。他有點不高興,說,沒有。
按經驗,我們認為內向的孩子更敏感,易受傷。但其實更容易被傷害的是那些看似外向的孩子們。
他們并不外向,也不需要那么多朋友,眾星捧月,只會讓這類人手足無措。交際太多,是一種負累。
他不喜歡吵鬧的KTV,但為了融入朋友圈,于是逼著自己high歌、鼓掌。他厭煩每周一次的飯局,但不想掃大家的興,于是犧牲周末的獨處,與一班人喝酒吹牛。他受不了女孩子們迷戀歐巴,但想著那是一個打破僵局的話題,于是硬著頭皮去百度某某歐巴的長相和資料。
我想,這樣的人并不少見。他們活潑開朗,朋友眾多,三天兩頭有人請吃飯,時不時有人約旅游,朋友圈里曬的都是些今日與這個朋友交,明日與那個朋友往的故事。
但,這種人,往往就是第二個第三個雷子,他們過的很累,也不開心,卻沒有發現原因。
性格的內外向沒有好壞之分。一個人是否成功,不靠性格外向。一個人是否受歡迎,不看他的飯局是否多。
何況,友情,她(請容許我用這個字,絕非筆誤哦)是一種值得彼此用心對待的感情,而不是用來標榜自己有多牛的符號。
她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相互吸引,覺得和那人聊天有意思,才相約一起喝酒吃肉。
她是需要真心相對,絕不是需要社交手段或刻意取悅才能維持的商業合作。
3
我的朋友很少,但我很開心。
這是老妖的故事,估計高中那會兒她從周星馳的電影中,迷上了黑山老妖,于是。我笑別的女孩都作文藝清新范,就她故作深沉,她笑笑說,沒事兒,我也繼續這樣叫她。
由于工作原因,平時接觸適齡男青年特別少,好在家里姑姨多,總能給她找到幾個。前段時間,她告訴我,相親相到高中同學那了。我趕緊問,是誰、帥不帥、做什么工作……她淡淡地來一句,我已經發信息跟他說,以后不要聯系了。
她說,高中時,特別討厭那人,看到姨媽傳來的照片,意識到是他,頓時像吃了蒼蠅。然后,連面都沒見,就發了剛剛那條短信。
我哭笑不得。從十七八,現在快二十七八,竟然還那么任性。就算那時討厭,說不定現在長帥了呢!做不成戀人,那還是老同學,說不定能做朋友呢!再退一步,假如他依舊不討喜,表面上也別弄僵啊,指不定哪天能派上用場呢!她說,不!我嫌麻煩。
事后想想,也正是因為她那執拗的性格,我才和她成為朋友的,不是嗎?
高中剛開始那會,我倆一點不熟。直到高二,我們成為同桌。她愛跟我說,海賊王新更的劇情,昨天電話里和老媽又吵架了,問我班草是不是和班花很親密。我本以為高中畢業,關系就淡了。沒想到,高中畢業后,她只和我保持了聯系,沒事打打電話,視視頻,簡單舒服。后來,我與高中其他同學的聯系逐漸沒了,只有和她,每年都能見上幾面,還會常關心對方近況。
現在的社會,即使浮躁、功利主義,但還是有像老妖這樣的女孩。她們不懂那么多所謂的社交技巧,交朋友全憑一顆真心。她們不在乎朋友有沒有錢或權,只看個人喜好。她們的朋友很少,但每個都是可以聽心事的。
友情,貴在開心、舒服,勉強,不是她的本意。
友情,是有選擇性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朋友,喜歡就交往,不喜歡就拉黑。
友情,不是越多越開心,知心的,只需一兩個,多了,真心不夠分。
友情的真正價值,不僅在于你對她有多珍視,更在于你為她拒絕了哪些誘惑。
親愛的姑娘、小伙計們,我們要做小圈子里的知心密友,而不要做大圈子里的"交際花"。
籽兒言:朋友圈子里的“交際花”,不驕傲嗎?眾星捧月,唯我獨尊,不自豪嗎?在這以前,它是我夢寐的人生格局(請容許我用這么high的詞,哈哈),直到最近一些人和他們的故事讓我感觸頗多。謹以此文,提醒所有和故事中人物一樣的朋友以及籽兒自己。友情誠可貴,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