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你的公眾號目標人物是誰?有什么誘餌有可能激發他幫你傳播?有什么內容會激發他共鳴傳播?
想做一個有溫度的生活類公眾號。
先來說說為什么最終確定在這個目標方向吧 。以前很多人都在懷疑90后會是被寵壞了的一代,現在這批人開始走入社會,不難發現,其實他們是很拼的,可以說比起父輩在某種程度上,會更加全力以赴的去拼,也許正是這個時代導致的,有時真的是在拼命。隨著社會模式的改變和社會壓力的存在,大家最關注的東西變成了收益化,人脈圈,投入產出比等等,每天擠地鐵,吃快餐,聊天用手機,工作用電腦,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被冰冷的信息化工具所取代,生活中該有的溫度感漸漸消失了。
我在北京這幾年最大感觸,城市越大,圈子越大,孤獨感越強烈。你可以屬于任何一個圈子,但那些圈子其實都不屬于你。孤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孤獨中連溫暖自己的能力都沒有。
所以我的目標人物是生活重心被工作取代,漸漸失去溫度感但又渴望擁有,快節奏生活的年輕人,大多以女性為主。公眾號內容會以我擅長的繪畫和手帳相結合,分享生活中溫暖的小事,一起做一本只屬于自己的手帳書,學做一個高逼格的元氣早餐,如何修出文藝感十足的溫暖照片,Q版手繪教程圖,發掘生活中能提升幸福感的小物和美食,如何跟自己玩耍等,目標體會到生活中溫暖的自己。已經確定目標用戶是缺少并渴望獲得這種生活狀態的人,看到這些內容會提升幸福感,能觸動到內心,激發他們想了解想跟著學的意愿,如果同時希望這些做為他們的傳聲筒,來為自己搖旗吶喊,傳播就不是難事了。
傳播誘餌可以是關注送手繪明信片;回復關鍵字送修圖教程、分享繪本資源;不定期抽獎送手帳膠帶;組織曬手帳,贏獎品的活動。
Q2.假設你要請朋友幫你做一個朋友圈互推,你會怎么寫自己的朋友圈互推文案呢?會配什么樣的圖?
未來十年,也許人工智能會改變我們的生活,但用心和情感完成的東西永遠不會被機器取代,那是只屬于人類的溫度感,請將它留下,這是我的愿景。要相信,這個世界里美好總要多過陰暗,歡樂總要多過苦難,還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的相信。比如,相信我,帶你一起看見有溫度的生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雨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