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月12日,簡書合伙人、壹品創作者聯盟(以下簡稱“壹品創聯”)第一屆輪值主席“無_窮”先生在簡書社區宣布:壹品創聯組建“網文縱橫公會”。
何為“網文”?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所有網上的文字或者上網的文章都算是網文?那么,何為“縱橫”?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所有一橫一豎、無數橫豎組成的方寸之間都可以夾雜著不同尋常的味道?這么說來,這個公會竟頗有點囊括寰宇、包羅萬象的味道?那這么說來的話,簡書聯盟委托我忝居公會常務會長之職豈不是讓我深感壓力山大、瑟瑟發抖?
好在,經過兩天時間進行團隊組建和框架建設,公會體系建設已經初見成效,成員中不乏饒有思想和才華橫溢的“才子佳人”“英雄兒女”“日更達人”“文壇新星”……他們中間,有的曾出版過自己的書籍,有的曾培育出眾多在校畢業生,有的曾叱咤生意場風生水起,還有的曾完成過劇本創作并收獲大量粉絲和流量……隊伍越來越壯大,人才越來越密集,作品越來越精彩,一切源自簡書這個大家庭,讓我們今生有緣相逢,在這個喧囂而不乏浮躁的人世間在文字的世界里暢談過去、當下與未來,這是思想的碰撞與交融,也是心靈的溝通與切磋,更是文字的互動與激情。
如果你也有加入公會的蠢蠢欲動,正躍躍欲試想通過文字在文化世界里遨游一番,不求聞達于諸侯,惟愿可以一顆謙遜赤誠的對文字的熱愛之心和對書香的仰慕之情,皆可以通過下方留言板或是簡信等各種渠道聯絡我們,加入公會之家,從此“以我手寫我心”,在執筆畫江湖的道路上不再孤獨與寂寞,不再是一個人在戰斗,而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良善友伴與你一路同行,漸行漸遠漸(見)無窮……
頭腦風暴(2021年1月13日):
一、思考與探討課題(發憤的草莓命題)
在短視頻方興未艾的時代,你覺得寫作的意義是什么,或者說是什么樣的動力支持著你孜孜不倦地碼字?
二、思辨與華山論劍(按出場順序)
畢竟看短視頻更不用費腦,看文字的人估計現在越來越少了。
很多電視劇為迎合觀眾的口味,創造圓夢的場景。而優秀的小說接地氣,看見小人物的世界,呈現生活真實的樣子。
電視劇的編劇,很可能是自己寫得很痛苦(為了商業需求),觀眾看得爽,很容易普及一大片。小說的作家把自己對真實的滿腔觀察,凝結在文藝范的文字里,作者表達自己想要傾訴的,有“心流”體驗,寫完很爽。讀者可能要投入很多的情緒和“二次創作”跟著主角進行一場心靈過山車。小說對受眾的要求會更高一點。
對于作者本身來講,寫作是在這個浮躁的世界、短視頻時代里,給自己創造“心流”體驗的一種獨特方式,讓我們忘記時間、世界的全情投入。這是寫作對于我的意義之一。
寫作幫我們在內心深處,構建出一個百草豐茂、落英繽紛的后花園。我們和別人經歷著同樣的世界,看到的卻總是不同的畫面。于無形中,生命的這條河變得越來越飽滿,越來越雄壯,奔騰有力!
閱讀是二次創作,從別人的故事里讀到我們自己需要的養分,往往是自己關注什么,就會看到什么。
魯迅說,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正是如此,有時候,讀者可能還會看到作者本身并沒有刻意表達的主題。
無_窮:
表達方式不同,獲得的體驗就不同!
就算再過一千年,視頻技術也不一定能完全表達出文字產生的想象世界!
如果你發自內心地感恩生命饋贈這趟旅程,那文字必然是流淌幸福的!
幸福是一種感受能力!
生命不過是一團細胞組織,有什么區別呢,任何事件的產生,也都是外在的!幸福是細胞的追求,細胞就追求存在,也就是活著,所以說能活著就已經是幸福了!
洛言姐姐:
視頻和文字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體驗感。視頻更有沖擊力更有快感一點,體驗感也更好一點 ,表達的意思更直接更快速,但是不能讓一個靜下來,該浮躁的還是浮躁。比如說心情壓抑的的時候,你看幾個視頻看完了,你內心還是回到原點,沒有什么太大的感觸,但是文字的話就是慢,一些東西要表達很多,然后你要一頁頁去看,所以在慢慢看的過程中自己的內心就平靜下來了。
能夠持之以恒看書或者寫文章的人,內心經得起波濤洶涌的考驗吧。文字更能讓我們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深處,比如說現在的電視,看幾集就知道大概的結局,以及人物性格,但是看書,我們一定要一點一點去看去揣摩去思考,會更有力量一點,但是花費的時間也要長一點。這個感悟完全屬于自己的,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滿足,那才是我們精神的力量 。
看電視劇,刷抖音、小紅書、短視頻全是有錢人各種奢侈生活和美好愛情模范夫妻讓人很向往,讓人有很多美好的想象空間,也更容易讓人做白日夢,從而嫌棄自己的生活和伴侶,看書籍大部分都是窮人以及人間疾苦,且大部分都是悲劇收尾。電視劇短視頻哪怕是現在的春節晚會上小品,都是要宣揚正能量,去美化一切都是好人有好結果那種感覺。事實上,我們看書去體驗作者以及他筆下的故事經歷苦得讓我們壓抑和心疼……但更多的是珍惜自己的生活,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了,覺得自己的一切不算什么了……
我以前看《平凡的世界》,就感覺現在的我們太幸福了,但是你去看現在那些電視劇,一個一個大女主和男主被過分美化了,最后都是一副大團圓的感覺。其實現實生活太多好人都是悲劇結尾,我覺得小說更真實吧,沒有過度渲染人物形象。
電視劇、短視頻都是個性很鮮明,好人好得不得了,壞人壞得不得了,就是為了凸顯好人,然后表明好人一定有好報那種特意為之的感覺,但其實我感覺人性是有多方面的,因為電視劇面對群體更廣泛,青少年甚至兒童都會看到,國家也會要求積極向上的東西展示給大眾。
現在生活節奏太快,所以質量堪憂,就像市面上產品一樣的,但是時代在發展,我們慢就跟不上節奏。
經歷了很多以后就會發現,還是應該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才活得幸福 ,盲目追求跟節奏,最后失去的更多。
短視頻就是一時興起覺得有意思點個贊就完事了,之后沒有什么感覺了,而文字卻可以反復推敲去領悟更多。
比如四大名著,你覺得看電視劇好看點還是讀書好看點?
思考之后的感悟就是自己的,我是誰,我在干什么,我要到哪里去,這是比較值得深思的問題。無論走了多遠,都不要忘記曾經因為什么而出發。
我想請教一下怎樣讓自己的文章有一種幸福的味道?就是字里行間流淌的幸福,我覺得我有點難寫。悲劇才讓人記住,幸??梢岳斫鉃楦卸?。
粱州:
我曾經寫過短視頻劇本,但是演出來的效果,沒有達到我文字的效果。
高峰論壇,大腦風暴,這里是熱愛生活、饒有思想的人才聚集發散思維區。沒發言的都來熱鬧一下,咱們是開放式的,不論多寡,不問所云,但求坦誠相見、暢所欲言。
不要為了寫作而寫作,從自己的視角來表達生活,自然展露出來的文字最有力量。
現在都在追求快,我們反而應該讓生活慢下來,連聽歌都是,只聽幾秒,好聽就繼續,不好聽就劃過。
保持自己的節奏吧,隨波不逐流,遵循內心,如果追求時代能感到快樂那便去追尋,如果不快樂,不妨慢下腳步,看看自己真正想要的。
司空顏:
短視頻講究速戰速決,包含電視劇,提到短視頻和電視劇,包括電影,很久以后能夠記憶猶新的說實話,少之又少,拋開演員演技,不以演員作為分類的話,更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實驗過,在看過的這么多短視頻和電視劇電影以后,能夠讓你提到就能夠想起的,有多少?翻來以前點贊過的短視頻,能否想到當時點贊的那一刻心境,我做過實驗,很難,除了覺得還行,沒有其他任何收獲,而文字恰好彌補了這一點。所以,我寫文章很少精雕細琢,寫成什么就是什么,隨筆、心境、小說、散文,無一不是如此,僅屬個人覺得。
四大名著看怎么看,就像《西游記》,我想很多人很難平下心來真正從頭讀到尾,我是其中之一,而像“三國”,即使各種版本影視劇,也始終超越不了原著,類似于不同視覺,《三國志》也值得一看,以曹操視覺去寫的一本小說?!端疂G傳》與《紅樓夢》,彼此彼此,《紅樓夢》的話,看原著考慮到主角的年齡,是一本很有趣的小說,并非很晦澀難懂,《水滸傳》結局不太美好,我曾看到過招安以后,后續一百零八將死到盧俊義,便沒再看得下去。咎其本質而言,四大名著,書與影視都值得一看,尤其是86版的《紅樓夢》和《西游記》。
看書聽音樂,效果就會不一樣,影視劇短視頻唯一缺點和優點,就是你沒有思考的空間。
文字藝術與視頻藝術,主要是選角問題就是很大一問題。任何一個作者的作品,在每一個角色里都有自己的影子,所以,要達到要求,達到想要的水平,只有三個字:不可能。僅個人覺得,個人的認知。
各人有各人對幸福的認知,個人覺得,幸福的味道,是由人間煙火堆積的,美好的味道,可以華麗措辭,幸福的味道,就得實事求是,可以適當美化生活,但不能過度,文字就有貼切、實際、小生活的氣息。走進人的心,卻又不那么心塞,應該就是幸福了吧。
人都無法控制自己的意識,對于別人的故事,做不到感同身受,所以只能是精神養分,而非能獲取真正想要的所得。
人總會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這就是文字的力量,而這就是短視頻無法達到的。所以,碼字的意義在哪里?實所碼的不是字,是游走的靈魂;聚集產生碰撞,叫文章;一起相處,叫凝聚;一起愉快地相處,叫小說;長時間愉快的相處,叫長篇小說。
這也是這個群成立的意義,將各方有趣靈魂聚集一起,讓思想產生碰撞,分散再凝聚,最終為同一目標共同前行。這就是我入這個群所想要得到的!
三、后記
廣大優秀的簡友們,經歷了一場曼妙的頭腦風暴后,你是否有對其中的些許文字產生共鳴或有更加精彩的論述在腦海中靈光浮現,歡迎在下方留言區域留下你的精彩觀點和感受,同樣歡迎優秀的你加入網文縱橫公會之家,共同推進壹品創聯建設發展,為簡書注入生生不息的人氣和能量,讓你我行走在文字江湖中充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