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品創聯網文縱橫公會與你同行(57)頭腦風暴

3月3日20:21,壹品創作者聯盟(以下簡稱“壹品創聯”)網文縱橫公會頭腦風暴公社準時召開“武林大會”,集結各路“英雄好漢”到場“聽海觀潮”“一覽眾山小”“一語道破天機”。

經過一天的投票,3月3日公社心靈捕手——“五大名捕”評選結果已揭曉,他們依次是:悟莘齋主人小桃爸爸膏膏無_窮若冰_68765城外的陽光sun(每月獲評心靈捕手次數最多者自動成為月度心靈捕手,每年獲評心靈捕手次數最多者自動成為年度心靈捕手)。

頭腦風暴(2021年3月3日):

一、思考與探討課題(洛言姐姐命題)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商業社會上各行各業中遇到的一些套路,我們一起來吐槽吐槽——

1.為什么現在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2.為什么人越來越窮?

3.你如何看待窮人?

二、思辨與華山論劍(按出場順序)

洛言姐姐:

首先,大家來聊一下平時遇到的套路有哪些。

你怎么看待窮人?我認為,窮人是環境的“產物”——深度思考過。你覺得以后是不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我覺得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不想做”。很多事情不是因為不愿意做,就是因為太心軟、太善良了。當下這個社會有太多行業都帶有忽悠和欺詐行為。我在想到底是因為人家不屑于去做,還是沒有勇氣去做,又或者是因為保留著道德底線以及做人的基本底線?

比如說,以前很多人賣美容產品,說得天花亂墜,但是事實上并不是那么回事。有的人卻賣出去了,而且賣得特別好,業績很高的,竟能成為行業的標桿。但是有的人知道產品不好,心里過不了自己那一關,不想睜眼說瞎話,于是就不好好賣,所以業績就不好。賺錢賺不到,就只能是窮人一枚。

當你仔細去了解,會發現很多行業都是暴利的,不只是美容行業。比如說家具行業,拿貨成本只需500元的床墊,售價5980元;比如說汽車、房地產、美發用品等行業,哪個行業沒有水分呢?這個社會就是一個“大染缸”,每個人從事的行業背后都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鏈,所以我們不用去看不起誰,也不需要高估自己。

窮人中有一部分人確實是自身太懶了,有一部分人消費過高,有一部分人吃喝嫖賭,有一部分人過于努力、創業失敗導致負債累累,還有一部分人炒股過后變成窮光蛋……其實人變窮的原因有很多,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同。

所有行業都有暴利傾向,服裝行業也不例外。你會欣賞那些站在頂端的人嗎?就像最近這兩年,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很多行業都受到影響,當然老百姓受益,但是很多做生意的人都很困難。窮會讓一個人變得自卑、膽小、不敢相信、沒有底氣、沒有選擇……

現在各行各業的套路太深了,你想賺錢,人家想賺你本金。有時候真的是這樣,不折騰就是在存錢,越折騰越窮。我一個老鄉在杭州,是一家期貨公司的老總,身價20多個億。我在想這一身價背后不知道有多少家庭被弄得支離破碎,才換來他的財富與身價。

我不懂,但是20萬下去只會是打水漂,所以最好是不要搞,上面有人在操控的。我一個朋友辛辛苦苦努力十幾年,被杠桿套走80多萬導致負債累累,最后他說,一毛錢都沒有了。然后我對他說,“沒事,反正你的初衷是好的,是想發財致富,為了能讓家人過更好的日子。他這個錢,一眨眼功夫就沒了,所以不要瞎搞。

無_窮:

窮人都在忙著糊口,沒時間去思考如何賺錢。

窮人是環境的“產物”,各種各樣的環境造成的。

富人和窮人,是金錢衡量的一個標準,金錢是價值的產物。賺錢的手段現在基本上都與信息是息息相關的。賺錢難是因為信息慢慢變少,很多機會都不能參與了。現在的時代,主要還是靠眼光吧。

小錢易得,大錢難賺,趨勢必然。

富人手里資源越來越多,后代越來越優秀;窮人一開始差別不大,一步一步讓自己落后。信息落后造成分析落后,賺錢少了,后代的機會也少了。不過,少不代表沒有,社會總會給一絲生機的。

不是不想做,而是沒有勇氣做。勇氣是第一要素,沒有勇氣,什么也沒用;第二要素是付出精神,就算去工地搬磚,也能收入過萬,問題就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干,不想去付出。

哭泣的橙子: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說,“即使你們把我身上的衣服剝得精光,然后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帶,但只要有一支商隊從我身邊路過,我就會成為一個新的百萬富翁。”

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是因為富人使用富人思維思考問題;窮人之所以還是窮人,是因為窮人使用窮人思維思考問題。

窮人的思維——生活就該如此,沒有什么好的方法去改變現實,沒有長遠的打算和規劃美好的將來,沒有上進心,做事目光短淺,大的利益看不見,小的得失計較得很仔細。做大事時膽怯,不敢向前邁步,只懂得退縮,以致于失去很多創造財富的機會。這便是窮人的思維。

首先你要騙過自己,都是有內幕的,比如奢侈品也是一本萬利的,所以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很多人害怕未知的東西,不能承擔風險,很有人一直拿著死工資,一生就這么地了——一成不變。

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書讀少了,認知不夠,思維跟不上,再加上信息差,又不懂變通,所以直接被秒殺。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中國的經濟市場其實是個政策性市場,每次改革都伴隨著巨大的機會,比如九幾年時流行“下海潮”,兩千零幾年時流行的“房地產熱”,前幾年流行的“互聯網熱”。窮人既不關心國家政策基本面,又沒有知識,不敢下海去拼,每天就選擇“葛優躺”、家常理短,只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所以一直受窮。時勢造英雄,窮則思變,變則通,但是有很多人只要自己過得滿意就行了,及時行樂的思想嚴重,今朝有酒今朝醉,有點時間就沉迷享受。

1.凡事總想依靠別人,不想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

2.總是“我以為”、用感性和拍腦門作選擇,導致很多選擇都是錯的。

3.目光短淺,太重視眼前利益,沒有格局,不懂看長遠的方向。

4.喜歡短期快樂,什么都明白,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5.有點錢就想買買買,沒有投資觀念。

6.悲觀主義,各種抱怨,但又無力去改變。

7.不愛學習,不喜歡變化,總想用幾十年前的方法解決今天的問題。

8.賭性很大,很多重大決定都是賭運氣。

像精神麻醉劑一樣的電視劇、小說、游戲、短視頻,無不都在麻痹人的神經。比如八點鐘時播出的肥皂劇。

也有那樣的人,應該是時運不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錢是賺不完的,往往是虧完的。

若冰_68765:

說起窮人,我最有感觸——俺就是窮人。

美容行業是暴利行業,還有現在的各種直銷行業,也都是暴利的。比如說一種產品,一級代理商100元拿一件貨的話,那么,它的零售價可能就是1000到1500元。為了賺更多錢,代理商們不得不加大投入,做更高級的代理商。

真的是這樣。我有個做服裝生意的朋友曾經說過一句話,叫做“三天不開張,開張吃三月”。雖然類似笑談,也足以看出其利潤的可觀。

窮人也有很努力的,可能是學識、能力、基礎、機遇等不具備,造成了努力無果的局面,一直在窮人階層徘徊。比如我,一直在努力,一直沒進入富人階層。現在很多所謂的“成功指導”課,可以說都是套路。

越是賺錢快的,越是套路深。有賺錢快的,一定有賠錢快的。城里套路深,趕緊回農村。

小桃爸爸膏膏:

從整個社會來看,有站在頂端的人,也有位于底端的人,這是必然的。一個人的貧富裕與貧窮跟成功與失敗一樣,都是受到各種因素綜合決定的。是否能走出底層,不僅取決于個人的努力,還有社會的狀態、政策的影響等因素。這和所謂的成功人士一樣,不過是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而成,他們固然有值得欣賞的地方,但不是說唯有頂端才值得欣賞。王立群老師說過,“所有的英雄都是時代英雄,脫離了這個時代,就稱不上英雄。”

我覺得窮與富并不是衡量人生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關鍵要看個人對待這件事的態度。窮光蛋未必不快樂,大富豪也未必很開心。

不過現在的社會金錢至上,大多數人到達不了富豪的高度,所以大多數人都希望能在寶馬車里哭,看不起坐在自行車上笑。

今天很多復合詞在古代其實都是不同意義的單詞,比如姓名、疾病,再比如貧窮。古代貧的反義詞是富,而窮的反義詞是達,古人沒有朋友才是窮。

我覺得對待窮的問題應該從兩個角度來看,從社會角度來看窮人是社會中的一個階層和群體,應該設法改善其狀況。而從個人角度來看,則要對自己的現狀做出正確的評估,分析自己是否滿足,是否有足夠的必要和動力去改善它,根據結果調整自身的心態,決定自己未來的行動。

江南深白:

這個話題關于專業的商業套路我不懂,就說我自己致富的親身體會吧!

作為一個窮人是渴望發家致富的,但是現在套路太多,已經讓我沒有致富的愿望了。花了199元報了配音課,學了一堂課后老師給了最高的優惠價,學費從1萬多元降到8000元,我沒錢。

聽說演講開直播可以實現人生夢想,是免費入會的。我鼓起勇氣參加了,為了夢想還要半遮琵琶欲說還休干嘛呢?第一天老師指導了,第二天忘了老師教了啥,后來套路一樣,要交一筆巨額學費才能繼續學習。再比如讀書薈、配音課……都是套路!我想致富,但是交不起學費啊!

我有一個富二代高中同學,她手上有40個億的資金不知道投資做什么,她說做什么都會虧,什么都不做就是在賺錢。我不懂有錢人的境界,猜她指如果生意是失敗的,那就不要去做,就放在銀行收利息。我在家里對父母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你們身體好就是在給我們賺錢!”

我老公“被套牢”的血淚史——炒股、國際原油、期貨、唐卡、S2(不知是什么投資)……,都是血本無歸。現在他又一頭扎進基金里了,八匹馬、“六個六”都拉不回。我對老公說,“不管你做什么,只要活著,長命百歲就好!”

越窮越折騰!這些人都是在走鋼絲,不怕家里沒錢,就怕人沒了,就像《流金歲月》里蔣男孫的爸爸那樣。

城外的陽光sun:

關于投資,別去相信回報率高的就行 ;關于期貨,有個震蕩趨勢不知道你們懂不懂,就是比如說你押準了,結果被割肉了,那是咋回事兒呢?那是因為杠桿原理導致自己被割肉了 。其實很簡單,比如說你押漲,在漲之前,公司一拉低,強行平你倉了。

關于金融方面我可以給大家解釋一些套路問題。比如說100萬多長時間能變成200萬?這里有個游戲,不知道大家誰會做?就是簡單投資,大家都懂的事情。我來給大家玩一個小游戲。咱們都知道買房子哈,那么買一套全款100萬的房子,你還是有100萬對吧,這套房子去銀行進行全款抵押貸款,可以貸款70萬出來,那么你就有170萬資產了,這是第一輪。接下來,這70萬干嘛呢?如果我說干其他的事,大家可能不懂,還是買房子吧。再買一套100萬的房子,那么你有了200萬了對吧。因為這兩套房子都是你的,雖然你有貸款,但是你貸款了多少呢?這是銀行的錢。也就是說,你不需要找任何人,從銀行借了一百萬花。這就是溫州炒房團的解密題!他們沒多少錢,但是會玩,只要投資對了,肯定掙錢,但是虧了,那就賠得厲害了。這個辦法,能不能不賠呢?也有方法,這個方法,考考大家,誰會?咱們進行的是是頭腦風暴華山論劍活動,要結合實際來說才是吧。

確實是這樣,危機就是機會,這可不是我說的,但是判斷很重要,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頭腦發熱。對于投資來說,還是要多關注國家大政策,研究金融機構的利率,這個才是真的,千萬別聽宣傳。那種一本萬利的事情,一般不可靠。

鐵筆郎君sun:

有人富得流油,就是因為有人輸到底褲都掉了,有的樓也跳了。

悟莘齋主人

富與窮是相對的,我們需要正確看待和對待。按照社會發展的生態軌跡來看,富人一定是占少數、相對而言窮人一定是占多數的。但是這樣分類更像是貼標簽,富與窮是相對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說有多少資產財富或者房產存款就是富人,反之沒達到某個標準就是窮人,而且在不同的地域所謂的富人與窮人往往也不一樣。比如在甲地的首富到了乙地發現自己真特么窮,根本不敢說自己是富人;再比如在美國有一個號稱世界上最有錢的小鎮,小鎮中的人每天上下班都是開飛機去的,非常豪橫。因此,我認為,不宜去給人貼標簽——說某某某是富人、某某某是窮人,因為這種劃分對人而言存在著某種不公或不尊重,誰愿意被別人說自己是窮人呢?哪怕是相對而言的確如此。

另外,在商業套路中,或者各行各業中都存在著不同的套路,這是不爭的事實。所謂“行行出狀元”,那么也有“隔行如隔山”之說法。在套路面前,如果一個人不慎跌入其中,輕則損失錢財或失去其他原本屬于自己的東西,重則傾家蕩產或者家破人亡也是常有的結果或連鎖反應。但是,我們仍然要正確看待這個問題。面對套路,人之所以會上當受騙,往往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不識真面目”,但是事后如果能夠痛定思痛,加以反思,總會走出陰影,吃一塹長一智。

不論什么時候,錢都是沒那么好賺的,但是反過來講,無論什么時候,也總會有能賺到錢的機會和市場存在,關鍵還在于個人對機會、機遇或者說商機的把握,不要自暴自棄或者妄自菲薄,也不能好大喜功、急于求成。

有一本書叫做《富爸爸窮爸爸》,其核心思想就是富人不為錢而工作,當然還有關于人對財富、理財的認識、思維、財商等的區分與培養問題。對于財富的積累這個問題,尤其是在資本主義發展的軌跡脈絡當中足以見得,大都是踩著被剝削階級的血肉或尸骨走過來的,對于勞動人民剩余價值的壓榨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因此,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盲目仰慕富人,誰知道他們的財富累積下來有沒有逃稅漏稅或者干不干凈呢?同時,我們也沒有任何理由戴著有色眼鏡去鄙視或輕視所謂的“窮人”,因為人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有走窄了的時候。就像我們之前討論過時哭泣的橙子說過的賣菜大媽,被騙之前也是身價百萬的“有錢人”。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比誰高一等,更別說僅僅按照財富去劃分。但是現實如此,我們有必要形成自己清醒的認識。比如在印度,仍然存在著明顯的階級分層與歧視的問題,那里的人最低級的種類被叫做“會多”,沒有人愿意與他們通婚甚至說話都顯得自己低下起來,類似于我們所見到過的乞丐,甚至更低級,他們生活的地方可能是最差的貧民窟了。但是我認為,這是社會歷史遺留和畸形發展之下流傳下來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良知,如果善待他們,他們也會有不一樣的明天。

最后說一下思想層面的“富與窮”,有的人的確有很多財富,但是思想層次很低、素質較差、為富不仁,就像我們熟知的“黃世仁與楊白勞、白毛女的故事”,誰能說黃世仁在當時的年代不是富人呢?但是他算人嗎?算也不算。因為他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反過來講,對于“人窮志不短,內心很富足”的人而言,比如古代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我們能說陶淵明是窮人嗎?能也不能。因為他活出了自己的良知與本色,他在精神上是很富有的。

因此,我們界定富與窮難道只是用金錢去衡量嗎?我看未必,人活不過“一床、三餐、每天24小時”,能活下去或者活得開心的人都是勝利者。君不見富貴者很多人其實早沒有了自由或靈魂,只剩下一副皮囊與表面的風光罷了。但是,我們對于既富有又心存大愛的人,值得給予更多的尊重,因為他們不但有賺錢的能力,還有一顆仁慈愛眾的心,能夠及時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懂得用財富聚集更多人,讓自己帶動更多人富起來,這樣的“富人”才是值得尊重和愛戴的。

是的,就像小桃爸爸膏膏情不自禁地分享心肝寶貝小桃子的視頻,這就是一種內心富足滿意、知足常樂的表現。

我認為人活在每個階段的當下能對自己滿意就是一種成熟……

貧與富、窮與達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但是正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所說的,從貧與窮達到富與達是需要原始積累和抓住機遇的,否則就難以改變現狀,但是即使沒有改變現狀也沒關系,不必一蹶不振、怨天尤人、死氣沉沉,反而應當學一學《阿甘正傳》里的一句話——人這輩子真正需要的財富其實只是那么一點點,多出來的都是用來炫耀的……人在那么一點點的物質財富下可以生存得好,關鍵在于懂得與自己和解并力爭上游不懈怠,這樣的人更容易走上坡路、漸入佳境,但是如果遇到相對較大的挫折或磨難導致精神萎靡不振甚至一直“窮”困潦倒下去,則有可能活得生不如死、無地自容……

露筠:

我對富與窮的思考——

1.物質,即錢和財產的多少;

2.思維,即有的人形成思維定勢,不能與時俱進,有的人視野狹窄;

3.心理,即內心的富足與匱乏。

富與窮是相對的,很多時候是由自己的感覺和標準來決定的。內心富足且強大也是一種“富有”。富有不是炫出來的,是自然的真實。

群星璀璨_75f9:

錢是心的顯化,辛苦的從來都不是事是心,心若不滿錢也丟快。

文生修道:

人生就是舒舒服服過辛苦日子,辛辛苦苦過舒服日子!

三、后記

廣大優秀的簡友們,經歷了一場曼妙的頭腦風暴后,你是否有對其中的些許文字產生共鳴或有更加精彩的論述在腦海中靈光浮現,歡迎在下方留言區域留下你的精彩觀點和感受,同樣歡迎優秀的你加入網文縱橫公會之家,共同推進壹品創聯建設發展,為簡書注入生生不息的人氣和能量,讓你我行走在文字江湖中充滿力量。


往期回顧:

壹品創作者聯盟

壹品創聯網文縱橫公會與你同行

我在簡書《菲斯杰龍鳳書香島》小島等你來繼續華山論劍,頭腦風暴思考與探討課題開放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