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麥哲倫:我想繞地球一周,你愿意幫我嗎?西班牙國王:Yes,I do》一文中,我們講述了麥哲倫如何成功說服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資助自己進行環球航行的故事。
那么,麥哲倫和他的船隊將要經受怎樣的考驗呢?今天,我們接著上一篇文章繼續講麥哲倫環球航行的故事。
是的,麥哲倫的計劃終于實現了,他終于有了自己的環球航行船隊。但是,對麥哲倫而言,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麥哲倫船隊從西班牙圣羅卡港出發后,在大西洋上連續航行了大概70天,于1519年11月29日順利抵達巴西海岸。之后,麥哲倫帶領船隊在這里休整了大約一個月才繼續前行。
1520年3月底,正值南美洲的隆冬季節、天氣異常寒冷。為了休整和避寒,麥哲倫率領船隊駛入了圣胡利安港。
但是,由于天氣過于寒冷,再加上長期航行造成的糧食補給困難,部分船長和船員開始后悔了,他們覺得被麥哲倫忽悠了。然后,他們就聯合起來反對麥哲倫,船隊發生了激烈的叛亂。
最終,麥哲倫和他的支持者們有驚無險地平定了這場叛亂,并在圣胡利安港發現了大量淡水和海鳥,解決了糧食補給困難的問題,平復了船員們的情緒。之后,他們在圣胡利安港度過了寒冷的冬季,直到1520年8月才繼續起航。
1520年10月,麥哲倫船隊在靠近南美洲最南端的地方找到了一條可以穿越美洲大陸,到達太平洋(那時候麥哲倫船隊還稱之為“南海”)的航道,這便是如今的“麥哲倫海峽”。穿過麥哲倫海峽后,麥哲倫船隊終于進入了“南海”。在這片一望無際的大海上,麥哲倫船隊一共航行了100多天,但是卻沒有遭遇過任何風暴。最終,麥哲倫懷著無比激動、無比興奮的心情給“南海”取了一個新的名字——太平洋。
不過,風平浪靜的背后仍然潛藏著巨大的危機——麥哲倫船隊斷糧了。因為太平洋上根本沒有任何陸地和島嶼可以停靠,所以麥哲倫和他的船員們就一直沒有辦法進行食物補給。那段時間,船員們沒有吃過任何新鮮食物,只能用面包干充饑。吃完面包干又開始吃面包屑,吃完面包屑只能把用來遮蓋物件的牛皮拿來充饑。可是,由于長期吹雨淋,船上的牛皮硬得就跟石頭一樣。為了食用這種牛皮,船員們必須先把牛皮放在海水里浸泡個四到五天,然后放在火上慢慢烤。可是,再到后來,船員們連這種又硬又難吃的牛皮都沒得吃了。迫于生計,船員們只能把木頭的鋸末粉拿來充饑。
與此同時,麥哲倫船隊還遭遇了淡水危機……
好在生死存亡之際,瞭望臺上的水手終于發現了前方的陸地——馬里亞納群島。否則,麥哲倫船隊恐怕還會再次爆發船員叛亂。
麥哲倫船隊到達馬里亞納群島后以及在菲律賓的遭遇我們在《麥哲倫之死:因急于建立殖民卷入部族紛爭,后來被人用刀砍死!》一文中已經有過詳細的介紹,此處不再贅述。
我要強調的是,如果麥哲倫不能及時化解船員叛亂危機,恐怕這次環球航行早在1520年3月就要被迫夭折了;如果在太平洋上航行的100多天里沒有麥哲倫這位堅強核心的領導,麥哲倫船隊也難以繼續前行,“維多利亞”號也未必能走到最后并完成人類歷史上第一環球航行。
正因為如此,半途死在菲律賓、沒能完成環球航行的麥哲倫還是被公認為“第一個環球航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