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大航海時代開啟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從很多方面來看,大航海時代的那些探險家,和今天的創業者有著非常多的共通點。或者更準確的說法,大航海時代的探險家,就是那個時代的創業者,而無論哪一個時代的創業者,總是需要具備一些共同的品質,需要面對一些共同的挑戰。
麥哲倫帶領的船隊,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他是葡萄牙人,生于那個葡萄牙舉國探險的年代。他年輕時隨更早的探險家(或者說是遠征軍)去過印度和馬六甲,積累了很多航海和探險的經驗。回國之后則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內,無法得到當局的認可,并沒有什么作為。不過,得益于三個人的影響,麥哲倫逐漸堅定了他的目標。
第一個人,是他從馬六甲帶回的土著奴隸。這個奴隸讓麥哲倫對另一邊的世界有了更多的認識。
第二個人,是他曾經救過的謝蘭,后來成為了他的摯友。謝蘭并沒有像麥哲倫那樣回到葡萄牙,而是留在了香料群島。他寫信告訴麥哲倫那邊天堂般的生活,這讓麥哲倫對于遙遠的東方有了更多的向往。
第三個人,則是一個天文學家法里羅,他幫麥哲倫做了計算。因此,麥哲倫知道向西航行到香料群島(也就是今天印度尼西亞一帶)是可能的,盡管事實證明他聽說的南美的那條通往太平洋的海峽位置是完全錯誤的。
事實證明,麥哲倫是一個偉大的人。偉大的人一旦確認了目標,就沒有什么可以阻擋他們。
麥哲倫一開始向葡萄牙國王請求資助。此時的葡萄牙已經沉醉在其已經發現的好望角航路的利益中不能自拔,早已沒有了當初的探險精神,因此很冷淡的回絕了這個并沒有什么名氣的人的請求。麥哲倫無奈之下,只好請求西班牙王室給予幫助。與葡萄牙不同,西班牙雖然在哥倫布的幫助下發現了美洲,但當時還沒有獲得巨大的收益,畢竟高利潤的香料貿易完全掌控在葡萄牙人手中。這時,麥哲倫聲稱可以向西到達香料群島并將其置于西班牙的控制之下,的確刺激到了西班牙國王的興奮點。在考察了麥哲倫的可信度之后,西班牙決定給予其大力支持。
拿到投資并不意味著成功,還有更艱苦的路要走。
籌備船隊的事情非常不順利。雖然西班牙國王給予了麥哲倫巨大的權力,可是實際籌備工作都需要由西班牙人完成。這些西班牙人對于受一個外國人管理心生不滿,在葡萄牙大使的挑唆之下,甚至還差點要讓工程流產。說到這個葡萄牙大使,就有意思了。盡管葡萄牙國王不支持麥哲倫,可是當他聽說麥哲倫得到了西班牙國王的支持,反而開始橫加阻撓。他委托這位葡萄牙大使盡一切可能來破壞此項行動。這位大使先是希望讓西班牙當局認為麥哲倫是個騙子,未果;然后開始挑唆實際做事的人反對麥哲倫,又被平息了下去;最后,只好開始對麥哲倫本人釋放反間計。這最后一招的確說到了麥哲倫心里。麥哲倫撕毀了和法里羅的二人合作契約,獨攬大權。同時也對西班牙國王派來監督他的幾個西班牙貴族增加了提防。但無論如何,麥哲倫都不會退縮。我們的英雄終于上路了。
英雄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在其成功那一刻的光鮮,而是其為了這一刻的到來,所經歷的艱苦卓絕。
麥哲倫對航行籌備非常仔細。所需多少糧食是大致可以計算出來的,可是海上的嘩變卻無法預料。麥哲倫不信任與其同行的幾個西班牙貴族,作為船隊首領,對于其他船長的意見完全不予考慮,這在其他船長心中埋下了不滿的種子。麥哲倫一開始通過巧妙手段剝奪了其中一個船長的職務,才將這次可能危及其領導權的暗流壓制了下去。可當其發現之前得到的秘密海峽位置不對之后,船隊向南進入了一個荒涼之地,集體喪失目標之后,一次真正的嘩變就發生了。
如果麥哲倫妥協,那么他也就不是英雄。
嘩變發生后,在敵我力量對比懸殊時,麥哲倫依然冷靜完成了一次逆襲,幾乎兵不血刃的鎮壓了這次叛變。事后,麥哲倫展現了其超高的領導藝術,為了不影響船隊實力,只是象征性的處理了為首的一兩個人。此后,麥哲倫的領導地位算是穩固了。可下一個問題接著來了:目標不知道是否存在,還能繼續前進嗎?
上天眷顧麥哲倫,讓他在即將放棄的時候,終于發現了麥哲倫海峽。倘若這個海峽再靠南一點,也許麥哲倫的功績就得后來人完成了。
終于發現了通往太平洋(即使當時還沒有這個名字)的海路。可一個選擇擺在了大家面前:補給不夠充足了。既然有了成果,是先回葡萄牙等待下次呢,還是繼續前進。麥哲倫選擇了后者。也許這個選擇不是大多數人的心意,但此時已經無人再敢反對麥哲倫了。后來事實證明,對于那些死在路上的人而言,這個選擇的確是錯誤的。可是對于我們整個人類而言,這個選擇卻無法稱之為錯誤。
船隊經歷了長久的饑餓,終于到達了香料群島。按理說,萬里長征終于走完了。麥哲倫實現了他對西班牙國王許下的諾言,可以回家了。但英雄總是有一種特殊的使命感。他執意要為西班牙國王獲得對當地的統治權,因而卷入了一場戰爭。過于自信的麥哲倫命喪東方,他本應享有的財富也再無人提起。
后來的故事就顯得悲涼了。丟失了主帥的船隊中了當地人的計,幾個船長被殺。剩下的人率船隊一路躲避葡萄牙人的攔截終于回到了塞維利亞。此時,人們好像已經忘了這次偉大旅程是由麥哲倫發起的。英雄的尸骨不知散落在了哪里。人類獲勝了,而麥哲倫輸了。
從麥哲倫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很多關于創業的經驗:
1. 麥哲倫的故事,就是一部創業的故事。麥哲倫早期的出海經歷,相當于創業者的個人行業背景。麥哲倫確定了向西尋找香料群島的想法,相當于有了商業計劃。麥哲倫找王室的支持,相當于創業者尋找投資。打造船隊,相當于開發產品。出海,相當于產品問世。嘩變,相當于公司內部撕逼。發現了麥哲倫海峽,相當于產品初獲成功。在香料群島游說酋長,相當于履行社會責任。
2. 沒有最后成功,就不算成功。最艱難的挑戰,永遠在未來。
3. 沒有強大的內心和能力,是無法統率眾人向著同一個目標前進的。
4. 有時,為了實現最終的目的,適當耍一些小伎倆也不是不可以的。(通過裝天神來使土著皈依基督)
5. 計劃當然趕不上變化。但沒有計劃是不行的。
6. 成大事者,我們真不能用一般的道德邏輯來約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