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來自姜堰實驗區的報告
? ? ?姜堰,是全國最早的實驗區。十多年來,我們和新教育相遇、相知、相守,真情守望這份美好,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踐行新教育。
? ? ?一、相遇新教育,一見傾心
? ? ?新教育的四個顯著的特質,是我們為之傾心的根本動因:
? ? ?一是理想的色彩。姜堰曾以“泰縣”之名成為江蘇“三泰”教育高地的“吉祥三寶”之一。面對同行“除了有高考,你們還有什么”的詰問,我們在尋覓,有沒有一盞既能溫暖教育現實又能點亮教育未來的燈?因緣際會,當新教育實驗帶著理想的溫度,在世紀之初走向現實教育生活的時候,我們和她相遇了。從聆聽朱老師報告開始,從全員閱讀《我的教育理想》專著起步,新教育引領著我們行走在追逐理想的路上。
? ? ?二是精英的加盟。我們欣喜地發現,新教育管理團隊中云集了眾多的“教育大咖”,他們厚實的理論素養、實踐智慧,保證了頂層設計的系統性、科學性。我們覺得,跟對人,才可能走對路。
? ? ?三是務實的行動。我們認為,新教育不是書齋里的實驗,而是教育田園上的實踐。十大行動既有令人心動的愿景,更有實實在在的路徑指向。十大行動,一招一式,都是改造功利化教育的良方。
? ? ?四是公益的情懷。我們很多人都被“教育江湖”忽悠過。當新教育帶著關注底層、免收會費、自由進出等公益屬性出現在我們的視野時,我們發現,原來真的有“免費的午餐”。
? ? ?基于上述四點認識,我們覺得,相遇新教育是一種幸運。
? ? ?二、牽手新教育,一往情深
? ? ?為了避免新教育十大行動在姜堰“水土不服”,也為了避免與新教育相遇之后的“七年之癢”,我們一直用行動研究探索新教育在姜堰的實踐樣態。
? ? ?一是緊緊追隨,刷新新教育感覺。遠了,就會淡了。十多年來,我們多次組團赴蘇州昆山、南通海門、山東濰坊等地實地領略新教育實驗學校的魅力;超規模組建團隊一年不拉追隨著新教育走南闖北、東奔西走,接受核心輻射,追求“身在現場”的感覺。
? ? ?二是持續推動,傳遞新教育能量。先后邀請十多位新教育團隊的專家登陸姜堰“點火”,讓更多的一線教師靠近新教育理念;批量組織52所學校同步加盟新教育,追求從盆景到花園的效應;將新教育作為統攬區域教科研的核心課題,倡導“重點課題研究”與“草根式研究”齊頭并進的教科研范式;編寫《素質教育小叢書》《閱讀大綜合》《綜合實踐活動》《三水鹿鳴》《經典誦讀》等地方教材, 推動新教育主題行動在姜堰落地;月月組織校長現場觀摩例會,做中學、學中做。
? ? ?三是勇于創新,裝點新教育模樣。“姜堰大閱讀”,是“營造書香校園”的姜堰表情,用寬闊的閱讀平臺、豐富的閱讀課程、多元的閱讀評價支撐的覆蓋全學段、全學科、全天候的姜堰閱讀品牌已經叫響省內外。“完美教育文化”,是“締造完美教室”的姜堰升級版,在建成1197個完美教室的同時,建成578個完美辦公室,在全區實施涵蓋完美教室、完美辦公室、完美課程、完美教師團隊、完美教科研等系列的完美教育文化系統工程。“課程整合實驗”,是“ 研發卓越課程”的姜堰探索 ,整體設計了“靈動周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多彩周五”的社團活動課程,同時在國家課程校本化上發力, 啟動200多個國家課程校本化創新實驗班,并同步實施了評價制度改革,讓課程有了呵護生命成長的溫度。“姜堰教育博客”,是“ 師生共寫隨筆”的姜堰陣地,近10年的經營,5000多個用戶的入駐,近千名博主的深耕,四屆博客大賽的鼓吹 ,《三水師韻》博文集的公開出版,讓一批教師看到了詩意和遠方。“享受靈動周三”,是“聆聽窗外聲音”的姜堰時空,全區每周用一個半天的時間,用“去遠方”的視野、“獲得感”的課程、“保護傘”的舉措、“公益心”情懷,引導學生讀好自然、社會這部“活”的大書。“建設智慧課堂”,是“ 建設數碼社區”的姜堰姿態,在全省率先推動1600多個“云桌面”落地,為校園計算機更新換代提供了一種新范式。牽手上海真愛夢想基金,為每所學校建成配置了平板電腦的夢想中心。“十個一”的姜堰新教育實踐樣態表明,我們沒有簡單地復制他人。我們用落地有聲行動,讓新教育在姜堰個性化生長,涌動了幸福教育的“一池春水”。
? ? ?三、享受新教育,一路芬芳
? ? ?經常有人問:新教育給你們帶來了什么?靜心細想,十多年來,我們在新教育的天地里舞動夢想,確實收獲了很多。
? ? ?新教育讓我們改革的信心更足。我們堅持站在教育的原點思考,站在兒童的立場建構,用有品質的文化改變學校,用有溫度的課程服務成長,用“交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 的責任擔當矯正發展朝向,讓姜堰教育有了更多的幸福表情。盤點姜堰教育近年來推出的一系列教育微創新舉措,無一不是在新教育理想的光環照耀下,對功利化教育的抗爭、改良、改變。
? ? ?新教育讓姜堰教師的成長更快。引導教師信起來、讀起來、寫起來、美起來、改起來、動起來,找到牽手新教育的接口。先后有十多個新教育實驗骨干,帶著新教育的養份觸摸到了特級教師的高度。近幾年新教育的年會也成為了姜堰的“秀場”:張甸初級中學徐秀忠老師的班級被評為2015年度全國十佳完美教室,區第四中學石建華老師被評為2016年度全國榜樣教師,白米中心小學潘兆良老師領銜的“童畫課程”入選2016年度全國十佳完美課程。
? ? ?新教育讓關注姜堰的目光更多。連續六年姜堰教育榮膺全區人民滿意的十佳機關,連續三年在地級泰州市素質教育工程專項考核中斬獲第一。僅2016年,就先后有省內外60多批次的考察團隊前來學習取經。治理在職教師有償家教、菜單式彈性上放學服務等創新舉措,被國家教育部肯定推介。
? ? ?新教育讓我們質量的水平更高。自世紀之初姜堰組團參加新教育實驗以來,江蘇省高考狀元先后四次花落姜堰。事實驗證了新教育人的豪言:我們不追逐考試,但是我們絕不懼怕考試!
? ? ?姜堰在新教育的發展歷程上巧遇了“第一”。在今后向著遠方的奔跑中,我們堅信還能用教育品牌的實力創造更多的“第一”,不斷為新教育實驗貢獻“姜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