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年因為在家沒有外出打工,所以清明節就計劃帶著小孩一起去掃墓。也想讓他們去看一看,他們曾狙父,曾祖母的墳墓在哪里,以前因為在外面打工,清明節基本上也沒有回來過,那時他們都還小,也沒有想過要帶他們去上山去掃墓。現在也逐步長大了,想讓他們跟著去祭祖。? ?
? ? ? 因為女兒從學校回家,每次大約12點到家。所以我做好了飯,準備讓他們回來,以后吃完飯我們就準備去村里。沒想到她們學校安排去烈士陵園掃墓,加上路上回來堵車,等回到家已經一點半了。
? ? ? ? 急急忙忙讓他們吃完飯,接了兒子一起,趕到村子里面。父親不在。去為村里面一個得了病的叔叔去找醫生去了。可能要等到三點鐘才能回來。只好在父親家等一下。
? ? ? 等父親回來以后,我們準備了香紙,蠟燭,三牲祭禮。還有鞭炮和春竹。拿著鋤頭。和父親還有女兒一起,我們在三點多出發了。爺爺奶奶埋葬在一起,離我們村大概走路有一里多。在村子得右前方。這座無名小山是我們村里面的祖山。村里的老人基本上都全部葬在這里。
? ? ? 沿著山路大概走了十來分鐘。到了半山腰,看到爺爺奶奶的墳墓。父親在前幾年已經跟爺爺奶奶全部立了墓碑。雖然每年都有過來祭祀。但是墳墓周邊還是長了很多的野樹雜草。
? ? ? 我拿了鋤頭,把周邊的野樹雜草全部鋤斷,在墳墓上再培上一層新土。父親他把準備的三牲祭禮一一擺好。點火燒了香燭紙錢。擺了酒水水果。祭拜完以后點上準備好鞭炮和禮炮。再把準備的春竹一一插在墳墓上面。整個祭祀流程就基本完成了。
? ? ? ? 我們這邊沒有用金豬祭祖這種習慣。就祭祀的隆重程度來說,我們這邊應該算也就平淡了。清明也不要求家里的成員全部全部回來祭祖。在廣東潮汕那邊,基本上清明節是必須要回來的,一家老小全部要回來。他們的清明節過得非常隆重。
? ? ? ? 我覺得這應該是我們這邊的一個優點,畢竟還是提倡厚養薄葬。每年要祭祀,這個是必須的。但是沒有必要搞得那么隆重。人死入土為安,家人活在心中才是最重要的。在死后隆重的祭祀,不如在生前好好的孝順。
? ? ? 我爺爺活到76歲那年,我11歲的時候,因為感冒,舍不得花錢。從小感冒變換成出血熱,最終過逝了。爺爺年輕的時候做事非常賣命。勤快到無以為加。他們那一輩真的承受了太多,吃了太多苦,受了太多的罪。
? ? ? 爺爺家只有兩兄弟,家里以前也是貧農,爺爺每年辛辛苦苦種地,農閑的時候外出務工,去韶關販鹽,六七百里地,一擔鹽一百多斤都是挑回來的。拼死拼活的干。省吃儉用一分錢分成兩半用。一年四季穿草鞋,連買個鞋子都舍不得。冬天都凍得手腳開裂。每天早上天還沒亮就出去干活,天黑了都不回來。
? ? 這樣辛辛苦苦,做了好多年,終于存了一點錢。爺爺按照我們中國農民的淳樸想法。這些錢全部用來買地,買了大概二十幾畝地。買了沒兩年,中國解放了。土地全部收歸國有,做農村合作社,吃大鍋飯了。后來79年分田分地到戶,這些地也算村里的公地,大家平攤分掉了。
? ? ? 就算這樣子也沒有把我爺爺打垮,他還是勤快得不得了。70多歲了,還是拼命干活。他的身體一直很好,這么大年紀了,做事還像一個壯年人一樣,什么體力活都能做。我那時認為爺爺可以活到90歲,一點問題都沒有。沒想到因為一個小小的感冒。舍不得花錢沒有治,最終變成大病。就這樣過逝了。
? ? 我小的時候非常頑皮,經常挨爸爸媽媽的打。爺爺在世的時候,每次爸爸媽媽要打我,我就跑到爺爺那里去。我爺爺也很疼我。跑到爺爺家里去,基本上就不會再挨打了,最多再挨頓罵。爺爺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會叫我去吃。
? ? ? 爺爺過世的時候,我哭了好久。當時剛剛11歲的我。第一次感到失去親人的那種深深的痛苦。就算是到了現在,我也覺得爺爺那一輩過得真的不值。吃了那么多苦受那么多罪。一輩子從小干到死。沒有享受過一天。就像老黃牛一樣。所以說,有時候小人物的命運真的是怎么弄,也擋不過時代的潮流。
? ? ? 小時候因為父親在外做事。有時候清明掃墓不在,我與叔叔一起去爺爺,還有我的曾祖父,曾祖母那里去掃墓。爺爺就埋葬在我們村前的祖山上面。曾祖父和曾祖母埋的非常遠。曾祖父埋的,離我們村大概有五里地左右。曾祖母埋的,估計離我們村有三十里。
? ? 每年清明去祭祖的時候。基本上要花一整天時間。掃完爺爺的墓,我們就去曾祖父那邊去掃墓。到曾祖父那邊只需要的40分鐘就可以走到。曾祖母那邊就要沿著鐵路一直走,一直走,大概要走到中午一點才會到。在一個小山谷里,周邊也沒有什么人煙。掃完墓回家都已經大概四點多了。因為一直在外面也沒什么人煙,中午飯也是沒法吃的。
? ? ? ? 每年掃完墓回來?我都餓的頭昏眼花的。當時也問過我父親他們,我說為什么埋那么遠?我父親回答說,當時是找的風水師看的,就是要埋那個地方才可以。
? ? ? ? 現在老人過世,下葬,還是要找風水師看,不過倒是不像以前的樣子,必須要買幾十里地遠,或者說是哪個地方風水好必須埋哪里。基本上也就是在祖山上面找一下,看哪個位置比較適合。就埋在那個地方。
? ? ? 在土葬這一塊,我們這邊政府倒沒有像河南的樣子,強烈要求一定要火化以后再埋。其實相比火葬,我覺得土葬可能更加環保。我們村以前這里有一個很大的寺廟,聽說人最多的時候有400多和尚。我們村的別名都叫做僧家嶺。
? ? ? ? 那么多的和尚,每年都是有很多人死。其實也是埋的到處都是。但是一旦沒有人祭祀,沒有人整理。墳墓十幾二十年就已經荒廢。我記得小時候去地里翻地的時候經常還能挖出骨頭出來。反而現在的火葬的墳墓都是用大理石砌好的。這樣的墳山還可以做林地嗎?像我們的祖山,種上樹和別的林地,樹林也沒什么區別。
? ? 爺爺過世以后,奶奶又一個人,獨自生活了十幾年。奶奶是那種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農村婦女,一輩子跟著爺爺,吃盡了苦,受盡了累。奶奶一輩子生了十三個子女。最終養大成人的,只有解放以后生的五個小的。爺爺還在的時候,爺爺就是她的天。爺爺死了以后,那天就塌了一半了。爺爺死了以后,那幾年她天天哭,經常哭,很快就把眼睛哭壞了。
? ? ? ? 奶奶身體并不好,我們都以為她可能過不了幾年。可是沒想到奶奶還是拖著贏弱的身體。自己一個人去上山砍柴,自己去種菜。除了米是父母給的以外,其它的都是一個人自己解決。80多歲的老人,還要自己養活自己。
? ? ? 那時候我真的是憤怒又無助的。一方面憤怒父母親與叔叔嬸嬸對于奶奶的照顧不周。雖然當時說的是我們家養爺爺老,叔叔家養奶奶老。一方面無助于年少的我,自己本身連自己也養不活,當時我就在想,我以后這一輩子也不要想什么靠養兒扶老。另外想的最多的就是,我以后如果長大了,絕對不會像父母親這樣子對待自己的父母。
? ? 現在我也大了,父母親也慢慢老了。回想起來,我現在做的比父母親也好不到哪里去。因為一直在外面打工。前幾年小孩都是靠父母親在帶。現在父母都60多了。現在也是全部是靠自己養自己。為子女的也沒有在身前孝順。
? ? ? 現在上有老下有小。我心里的壓力,真的感到非常大。只是希望再努力幾年,父母親真正老了。我能夠做的比以前他們好一點。讓父母親老了不至于為了生存而擔憂。為了排解他們的孤單,我也是在每周末都讓小孩他們去爺爺奶奶家。希望能排解他們的孤單吧。等到父母親年紀再大一點,就是他們不同意,也要把她們接到一起來住,免得他們孤苦無依。
? ? ? 至于我自己,現在身體這個狀況,能活到70歲,我覺得都是已經贏了。只可憐我老婆,又要一個人孤孤單單,生活十幾二十年。只希望社會發展能夠更好一點,到時候政府有好的政策。孩子們那一輩也不會像我們一樣,為了生存,四處奔波。讓老人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