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生態安全與人民群眾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關,與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密切相關。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安全,強調“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確保綠水青山常在、各類自然生態系統安全穩定”“要守牢美麗中國建設安全底線”。
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生態環境建設法治運行全過程。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確立為基本國策,把可持續發展確立為國家戰略。要持續深入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查,壓實地方黨委和政府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在生態文明法治進程中不斷提高黨的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 ? ? ? 要堅持依法行政,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執法能力和水平。重點是解決執法不規范、不嚴格、違法成本過低、處罰力度不足以及不作為、亂作為等突出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完善環境監管體制的步伐不斷加快,有必要進一步明確執法權限和執法程序,細化執法流程,加強調查取證、許可審批等生態環境行政執法過程的規范化建設。同時,要堅決依法糾正行政權力的不當行使,加強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完善執法程序、執法效能等配套制度。全面落實生態環境執法責任制,繼續推進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環境監管模式。落實各級領導干部的生態環境責任,健全制約監督機制,推進生態環境部門內部審計監督機構建設,提高執法隊伍的水平與能力,提升執法質量。
? ? ? ? 要堅持公正司法,保障生態環境法律公正高效實施。認真落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要求,繼續推進生態環境司法專門化、完善綠色司法理念。根據刑法修改情況,針對司法實踐中的新問題,要依法懲治環境污染犯罪,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建立生態環境行政執法機關與司法機關、審判機關與檢察機關的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制度,建立行訴對接、行檢協調、法檢協同機制。加大對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檢察機關提起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工作,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 ? ? ? 要堅持全民守法,夯實保障生態環境法治落實的社會基礎。通過法治的引導和教育功能,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人們的觀念與行為之中,特別是要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斷提升全體公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與生態智慧,引導社會公眾樹立低碳、環保的生活態度與綠色消費觀念,促進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化與社會風尚。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是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的體現。對領導干部而言,保護生態環境、守護生態安全,是必須常抓不懈的“國之大者”。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積極擔當作為的精氣神,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一定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