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5日在遼寧省沈陽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向活動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
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保持良好生態環境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心愿。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要步伐,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習近平強調,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全黨全國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著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希望全社會行動起來,做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身體力行、真抓實干,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內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強調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就是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后勁,使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刻揭示了發展與保護的辯證統一關系,破解了西方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非此即彼、二元對立的僵化思維,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豐富與發展。牢固樹立和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建設美麗中國,必須加快建立健全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
堅持建設美麗中國全民行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要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新時期生態文明思想強調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深刻回答了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權責和行動主體問題,彰顯堅持建設美麗中國全民行動的理念。建設美麗中國,必須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導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環境治理,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匯聚建設美麗中國的強大合力。
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總結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經驗,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治標治本多管齊下,牢固樹立起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的觀念,深刻回答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保障機制問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關鍵在真抓,靠的是嚴管。建設美麗中國,必須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思路,構建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并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不斷提高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