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跑步?
跑步屬于一項最基本的運動,先明確運動的意義。
首先合理有規律的運動有助于身體健康,運動能夠改善心肺功能,增強肌肉功能,通過運動可以使我們更加精力充沛。
其次運動能促進我們的血液循環,使我們心跳加速,從而使我們身體分泌出可使心情愉悅的物質,例如: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等等。
最后研究拖延癥的的專業著作《拖延心理學》指出:運動和冥想是治療拖延癥的最根本的方法,指出了運動的更深層次意義,可以改善拖延癥。
綜上所述,運動的三個重要意義:有助于身體健康、分泌心情愉悅的物質、改善拖延癥。
記得有一個短視頻描述運動對人生的重要性,拍攝了有運動習慣的人和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在人生不同階段的區別,非常震撼。
如何開始運動呢?跑步(慢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跑步每個人都可以做,且跑步受客觀條件限制比較小,甚至可以說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始跑步。
如何開始跑步?
一提到跑步就會想到“累”,那么怎樣才會不累呢?就是把跑步速度慢下來。
如果我們跑步一開始就速度很快,估計跑500米我們就停下來了,因為確實太累了。跑步開始最重要的把速度慢下來,這樣身體的乳酸代謝會慢,心跳不會太快,就不會感覺到很累。
堅持跑步30分鐘,身體會開始發熱,身體會分泌積極的物質,心情會變得愉悅起來,慢慢的,我們就會愛上跑步。
推薦的跑步方法為LST(Long?Slow Distance)長距離慢跑,不求跑的快,只求跑的遠,跑的久。當我們跑的久,跑的遠,身體會得到鍛煉,心臟會越來越強,腿部肌肉會越來越強。
我們需要有節奏的,有周期進行跑步,建議每周跑步3~4次。
跑步的正確姿勢
跑步最重要的一點是:跑步過程中不能受傷,所以跑步要慢。
簡愛跑步法,跑步的5字要訣:挺、傾、柔、衡、堅。
挺:跑步的過程中挺胸抬頭。
傾:跑步的過程中身體向前微微傾斜,在“挺”的前提下,身體自然微微前傾,使身體重心前移,跑起來更輕松,身體傾斜的幅度與速度成正比。
柔:跑步過程中整個腳掌著地,人體是三級彈簧設計,三個點是腳尖、腳后跟、膝蓋。整個腳掌著地(或者前腳掌著地),可大大降低體重的反作用力對膝蓋的影響;避免腳后跟著地,特別是體重大的人,腳后跟著地會將承受的重量直接彈到膝蓋,很容易導致膝蓋受傷。
衡:跑步過程中身體保持直立平衡;跑步的路面要平衡;跑步時擺臂不超過身體中心線,不要太過用力。
堅:跑步過程要堅持,跑步是慢慢來的過程,從3~5公里開始訓練,跑步可以不熱身,跑步就是最好的熱身,第一個1公里可以用10分鐘來跑,后面可以慢慢加速。
參考資料:
1.運動的意義絕不僅僅是帶來健康!|葉武濱說時間管理【57】
http://mp.weixin.qq.com/s/XNfCbbweQ3vXQON7jyIAqA
2.長距離慢跑是愛上跑步的秘訣|葉武濱說時間管理【58】
http://mp.weixin.qq.com/s/r20Gnr4ujHrNdlGnYEkJlQ
3.簡愛跑步法|葉武濱說時間管理【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