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先生在《六項精進》一書中寫到經營者在經營企業的時候不能只顧個人的利益,必須考慮員工,客戶等,要與企業相關的一切厲害關系和諧相處,以利他之心經營企業。
超越經濟變動,實現企業持續發展,其實就是創造高收益的企業,“銷售最大化,費用最小化”。
高收益可以降低企業的盈虧平衡點。高收益是一種“抵抗力”,是企業在蕭條的形勢中照樣能站穩腳跟,就是說企業即使因蕭條而減少了銷售額,也不至于陷入虧損。同時,高收益是一種“持久力”,高收益企業有很多年的收益留存,即使蕭條期很長,企業長期沒有盈利,也依然承受的住。另外因為經濟蕭條時,購買設備比平時便宜許多,此時可以下決心用多余資金進行投資,使企業獲得再次飛躍的動力。
經營者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除了具備格斗士般“燃燒的斗魂”還要有穿透巖石般“堅強的意志”。另必須掌握的企業經營手法包括要精通實用的企業會計,要在企業內部建立管理會計的制度等等。
在創立KDDI時,稻盛和夫反復問自己“你創立KDDI,參與通信事業,你的動機是善的么?其中沒有夾雜私心么?你不是想出風頭吧?不是想賺錢吧?”
半年自問自答的結果是“我的動機純粹,沒有什么私心,日本即將迎來信息社會,要降低國民的通信費用,僅此而已”
動機得到企業干部員工內心的共鳴同時獲得了客戶乃至全社會的一致認同和支持。人、財、物各種資源齊備,被認為必定成功的企業消失了,而只把“為社會,為世人”這種純粹動機作為最大經營資源的KDDI生存了下來。這里就存在指引企業繁榮最重要的“經營的真諦”,其實,利他是最有利的。讓對方高興,與人為善,這樣的行為一定會帶來成功。
那么,我們怎么才能做到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呢?稻盛先生說了以下幾點:
一、企業要摒棄盲目追求利潤的觀點。企業為看能夠長久的生存和發展,他的商業活動必須符合社會道德。
二、正確的思維方式 。一個企業的文化理念,企業方針及政策都能看到企業未來的走向,只有用正確的思維方式,才能將企業引上不斷發展成長的正道。
稻盛先生的這個演講,給我們的啟示是每個企業經營者都要不忘初心,以一個正確的思維方式來經營企業,這樣,企業才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