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段時間一直在聽王立群的史記。講到漢武帝,基本上史記就快講完了,因為司馬遷就生活在漢武帝時代。和以往的史學家不同的是,他不是平鋪直敘地來寫史書,而是加入了自己的愛憎分明。這樣,就會讓人感覺有血有肉,更加生動,也比那些平鋪直敘的涼白開更加好看。
看這些帝王的登基之路,當真是覺得非常驚心肉跳,充滿了險惡,也充滿了幸運。幾乎每一個當上皇帝的人都是超級幸運的人,或者是死里逃生的人。尤其是開國的皇帝,大都是按照幾率來說死過好幾回的人。
常人的理解,封建社會的繼承就是皇帝兒子的兒子不斷繼承,最正統的就是嫡長子繼承,但事實上,就漢代來說,幾乎沒有一個是嫡長子接班,最后登基的人,往往是前一個皇帝甚至他的爺爺做夢都不會想到的結果,就像漢武帝,他居然是景帝的第十個兒子。如果沒有之前太子母親的愚蠢,如果沒有他的母親跌宕起伏的改嫁人生,也就不會有這位皇帝了。
歷史充滿了險惡。拿那些開國皇帝來說,無論劉邦還是朱元璋。都是應該死過好幾回的人。真是應了那句話,大難不死必有后福。我想這句話所說的意思,其實是因為當局者有堅韌不拔的毅力,也有大落之中不消沉的意志,這樣才會有后來的大起。就像當年的小平也是一樣有三起三落,如果當中哪一次頹廢了消沉了甚至自殺了,也就不會再有后來了。
今日智力:王立群史記。
今日健康:單車150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