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響應班長號召,本周作業以婚戀家庭為主題。于是仔細讀了這篇《愛的五種能力》,收獲頗豐,正所謂輸出倒逼輸入。
作者簡介:趙永久,情感教練,婚姻家庭咨詢師,百度搜一下,頭銜挺多,大牛。本書介紹的愛的五種能力分別是:
1、情緒管理——管好情緒享受愛;
2、述情——說出感情容易愛;
3、共情——善解人意才會愛;
4、允許——全然接受是真愛;
5、影響——助他成長,智慧愛。
這五個能力真的那么強,可令我們婚戀幸福嗎?作者觀點:擁有愛的能力,與誰結婚都幸福。
證例一、向內找發現幸福之路。
“婚后兩人經常吵架,我一直認為是這主要是她的問題,我是沒錯的。如果錯就是我找錯人了。”(我好像也有類似想法,戰友,你呢?我想很多婚后的人有這個念頭。)
? ? ? ?但是,“我”真的沒有錯嗎?不妨先反思一下。作者的太太在婚后經常忘事,作者經常因此指責她,可結果她忘事問題更加嚴重,如此惡性循環。當作者嘗試不再指責時,太太的遺忘癥卻慢慢的好轉了,吵架次數也少了。指責沒能改變,為什么寬容就能有奇效呢?原來,人的大腦在安靜下來后學習效果才更好。因為遺忘產生自責,大腦安靜下來后學習的更深刻。而受到指責,接著吵架,大腦處于亢奮狀態,學習的效果自然打了折扣。
? ? ? ?作者在給高校學生做培訓時做了一個調查,高考成績越好的孩子,父母婚姻幸福的比例越高。清華北大超過50%,其他大學30%~40%,專科低于20%。父母婚姻不幸福,孩子經常處在緊張、焦慮的狀態,自然難以靜心學習。所以,哪怕為了孩子,該好好經營婚姻了。
? ? ? ?向內尋找,是不是我們對待愛人的要求過高了。人無完人,不再挑剔,接納真實的對方,讓對方有成長的空間,自己也會一同成長。“幸福不在別處,就在自己里邊,向內找,才能找到它。”
證例二、有了愛的能力,離婚沒有必要。
? ? ? 一對年輕夫妻,結婚兩年本應如膠似漆,卻經常因小事生氣、吵架、甚至動手。然后冷戰收兵、講和。如此反復成了常態。(怎么和年輕時的我又這么象!)丈夫覺得妻子太強勢,不溫柔。妻子覺得丈夫給婆家兄弟姐妹太多,不應該。雙方都覺得對方不對、不理解自己。
? ? ? 通過學習“愛的能力”,丈夫發現妻子的強勢來源于她內心的不安全感,通過控制、金錢來獲得安全感。妻子也明白,丈夫跟原生家庭親近,是很多農村家庭的共性。全家吃苦供一人讀書,就是要他來改變全家人的命運。相互理解后,兩人才知道婚姻的經營有很多學問。在經過進一步的練習,兩人不斷的調整自己,接納對方。變對對方的指責為對自己的反思。幾個月后決定不再離婚。
? ? ? 愛情關系中,兩人都將注意力放到對方身上,挑剔對方的不足。這個不對,那個不應該。心中就有了怨氣。之后要么互相抱怨指責,要么隱忍。實在承受不了,就想到分手。如果把注意力向內,發現自己的問題,愿意提高自己的“愛的能力”,接納真實的對方,離婚有時不必要。
證例三、有愛的能力,“剩女”不愁嫁。
? ? ? ? 一位大齡剩女,有自己的公司。十幾年各色男人見過不少,始終無一成功。經過“愛的能力”培訓,發現問題所在。原來憑借多年的社會閱歷,她練就了較高洞察力,很容易就發現對方的缺點。一發現缺點就放棄,結果錯過了合適的人選。這看起來是逃避有缺點的人,實際是逃避自己內心的恐懼。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后,剩女很快找到了男友。
? ? ? 人沒有完美的,接受他優點的同時也要接受他的缺點。幸福的人生不能靠別人,是自己給自己的。向內求索,提高愛的能力,而不是向外求索,要求對方改變。
? ? ? ?兩個人在一起常常發生矛盾,是“找錯人”還是“不會相處”。一個歸因于外,一個歸因于內。是要世界改變來適應自己,還是自己改變來適應世界。一念之間決定了獲得幸福難易。提高“愛的能力”的實質就是由內謀求改變,掌握與愛人相處之道,解決“不會相處”這個問題。
另外,這本書的一版書名《男人的伎倆,女人的道行》,名字比較狗血,卻突出了本書的實用價值。親愛的戰友,看到這里你是否有所啟發?不急,且看我后續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