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書作者:趙永久 書評分享:安若惜
愛不就是遇到對的人,做對的自己,幸福就自然而然來了嗎?
我錯了,不是。
愛,如同經營事業一樣,需要能力。
沒有愛的能力,跟誰在一起都很難幸福。
01
擁有愛的能力,與誰結婚都幸福
沒有人完美的,在愛情關系里,人們如果能夠允許對方不完美,不再挑剔對方,就給了對方一個成長的空間,對方也會在這個比較舒適的空間里慢慢成長,越來越完整。
幸福不是靠改變對方得到的,幸福是靠允許對方不完美、接納真實的對方、成長自己、學會跟真實的對方相處才有的。幸福不在別處,就在自己里邊,向內找,才能找到它。
?向內找,發現幸福之路。
趙老師的太太容易忘事,比如忘了關水、關門、關火,還有出門忘帶手機、忘帶鑰匙,曾經買菜時把錢包忘在了買菜的攤位上。生活中遇到的東西,很少歸位,所以經常找不到東西。
趙老師是一個很少忘東西的人,自然也不允許她忘。一遇到她忘東西時,趙老師就會指責她,批評她。在這之后,她的脾氣越來越差,忘東西的次數沒有減少,反而更加頻繁,趙老師對她的失望更多,于是更多地指責、批評她,然后,她忘東西更多,一個惡性循環。彼此關系的惡化也是從這兒開始的。
趙老師決定從這里開始嘗試一下,做些改變試試效果。
隨后,當我發現她再忘東西時,不再指責和批評,而是裝著不知道。看到她出門時沒有把放在桌上的手機拿走,我也不說話。就這樣,等她發現時,會匆匆忙忙地回來取手機,趙老師就裝模作樣幫她找手機。
沒想到的是,兩個月后效果就顯現出來了,趙老師發現她忘東西的次數越來越少了。雖然這是他期待的結果,但當事情真的發生時,他還是深深被震撼。
趙老師之前指責、批評了幾年她沒有改善反而更加嚴重的特點,當不再指責和批評,只用了兩個月時間就發生了改變。
按照麻省理工大學這個實驗的原理,如果我能理解她,接納她,她更容易安靜下來,也更容易從實踐中學習,成長自己,適應婚后的生活。而當時執迷不悟的我,只是一味地指責她、批評她,不接納她。這不但使她安靜不下來,還增加了她的壓力和焦慮,使她更容易忘東西。
人的命運也許就是由自己的注意力決定的,當趙老師開始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向內找時,他的婚姻發生了質的改變,同時變化的還有命運的軌跡。
在愛情的關系里,當兩人都向外挑剔對方的不足,注意力都放在對方如何不對、如何不應該的時候,心中就只有怨氣甚至是恨。之后,要么相互抱怨和指責,要么隱忍,實在承受不了時,就想到了分手。人一旦開始向內尋找,就會發現問題不只是對方的,自己不能夠接納真實的對方才是問題的根本。
也許,人們如果愿意成長自己愛的能力,接納真實的對方,離婚有時沒必要。
有愛的能力,剩女“不愁嫁”。
向內尋找、提升自己愛的能力,不只是已婚的夫妻,單身男女也是一樣,因為戀愛也是需要愛的能力的。
幸福是向內求的,不是向外求的。沒有愛的能力,換個人也不會幸福。
每對愛人都會遇到問題,未來會幸福還是會分開?并不完全取決于人們遇到的問題,還取決于人們對問題是如何歸因的。
有段時間,趙老師因為出去辦一件事情沒有跟太太打招呼,回來后發現她對此有情緒,他得出一個結論:她在意我外出辦事時有沒有跟她打招呼。這就是真實的她,我要怎么成長自己、學會跟她相處呢?以后出門辦事記得跟她打招呼,這并不難做到。
這樣歸因的愛人是少數,幸福的夫妻也是少數,這絕非巧合。想要幸福,在遇到問題時,就要去思考怎么跟真實的對方相處,而不是動不動就想換人。
“找錯人”還是“不會相處”?一個是外歸因,一個是內歸因;一個要求外界改變來適應自己,一個愿意了解外界,進而改變自己來適應外界。也許在愛情里,一個人容易幸福還是不容易幸福,區別就在于自己遇到問題時的一念之間:是向外歸因還是向內歸因。
02
愛的五種能力
正所謂“相愛容易相處難”,愛上一個人不難,難的是如何跟相愛的人相處。
父母用“自己的方式”愛孩子。孩子長大了用“自己的方式”愛他人。常常導致付出的人真的付出了愛,被愛的人卻感受不到,因為不會愛。
愛是一種能力,想好好地愛一個人需要具備愛的能力。但它不是一種單一的能力,而是多種能力的綜合。
一個情商高的人,一定是這五種能力都高的人。或者說具備這五種能力的人,也一定是情商高的人。愛的能力,實際就是情商在婚姻和愛情里的具體體現。
愛的能力之一 “情緒管理”:
每個人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有能力去愛別人。不能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人,常常讓與自己相愛的人痛苦,容易錯失愛的機會,甚至會傷害人。
愛的能力之二 “述情”:
是指用不傷害關系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想法和感受。人們在表達和溝通上常犯的錯誤是要么有了情緒或需求不說,悶在心里,隱忍,等到忍不住了就爆發了,要么常常用指責和抱怨的方式表達和溝通。隱忍傷自己,指責和抱怨傷害對方。而述情是情感關系里最合適的,不傷害任何人的溝通方式。
愛的能力之三 “共情”:
理解并支持對方、善解人意。這幾乎是所有人都希望愛人能具備的能力,可惜很多人都沒有。大家基本都是習慣了講道理、教育對方、給建議,而不知道很多時候對方需要的其實是共情。
愛的能力之四 “允許”:
尊重差異、允許成長。愛人之間吵架,發生分歧,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不允許所導致的,不允許對方跟自己不一樣,不允許對方有些特點,不接納真實的對方,想要控制對方或改變對方。這會讓雙方都痛苦,有了允許的能力,才能給對方做真實自己的機會和空間。
愛的能力之五“影響”:
每個人都會變,在愛情關系里的人們更是會因為對方而變,可以說一個人找了不同的愛人就會變成不同的人。有可能越變越完整,也有可能越變問題越嚴重,那么,自己怎么做,對方就會變得越來越完整呢?對方就能成長得更好呢?這就是影響的能力,讓對方成長的能力。
愛的五種能力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每種能力都很重要,并且相互影響,一種能力不好,其他能力就可能會受到影響。
一個人做不好情緒管理,經常發脾氣,或壓抑情緒,就做不到述情、共情。
一個人不會述情,就不能把對方影響到越來越完整的狀態上去,因為影響有時是需要述情來達成的。
一個人如果不能夠允許,就做不到共情,因為共情的前提是接納真實的對方,允許對方以他本來的樣子存在。不允許的人常常會想改變對方,也就做不到積極地影響對方。
愛情里從來就不講“理”,家也不是講“理”的地方,有愛的能力的人在愛情里是不講“理”的。?
家里不講“理”,愛情里也不講“理”,而是要講“情”、講“愛”。
很多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是由家庭文化導致的,這些家庭的特點就是有太多的標準、規則,而忽略人的內心是否愉快、感受是否良好,這樣的家庭氛圍是死板的、沒有生機的。
述情只是在感情的關系里最合適的溝通方式,比指責、抱怨、冷暴力都要更有利于感情關系。
述情是用不傷害關系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真實的需求、感受和想法,情感關系里只要使用這樣的方式去跟對方溝通,就不會輕易傷害到兩人的關系,卻可以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如果你真正愛你的愛人,就不要去改變他。一起練習愛的五種能力,這是一個需要生活中不斷下意識練習的過程,我感覺我的練習已在悄悄改變我幸福的軌跡,愛的五種能力你也一起來練習吧,肯定會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