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閱讀我曾看到過2段話,對我的啟發特別大,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也來說說我自己對于閱讀的體會。
第一段:
大多數愛好都是燒錢,但是也不盡然哦,例如讀書,你可以把它當成消磨時間的方式,這個愛好門檻很低,人人基本都無壓力,只要付出一個漢堡的錢,便可以得到一個作者在那段歲月所有的心思與時間。人和人的差距是一點一點以你不自知的方式拉開的,共勉。
閱讀確實就是一件非常低門檻的事情,人人都可以看,不管是書也好、雜志也好等等,看多了,三毛說過容顏自然會改變。
第二段:
買來的書只留下十分之一就夠了,重要的是把書里的內容留在自己的大腦里。書讀完就丟掉。在城市生活中,成本最高的其實是居住成本,如果把空間用來儲存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再翻的書,是很不劃算的。最好的辦法是不斷買書,不停讀書,通過讀書把精華收藏在自己大腦中,然后把書通通處理掉。只有不斷重復這樣的過程,大腦中的知識書庫才能得到不斷充實。
當閱讀這件事變成低門檻,或者說,變成一種小資情調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看到一有什么推薦的好書,就立馬買買買,可到最后,看過的和沒看過的,有著很明顯的區別,有時候別人推薦的未必就是適合自己想看的,要看看推薦這本書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某個觀點觸動到自己,當然可以買買買,可有太多的書,我們看了第一遍就不會再看第二遍,甚至很多書,我們看完都不曾記得書里面寫了些什么東西都是有可能的。
其實我覺得,看書是一件特別隨性的事情,也一直有小伙伴要我推薦書,其實我真不知道怎么推薦。與我自己最喜歡看的書,其實是人物傳記,去偷窺別人的人生,把覺得對自己有用的,放進自己的生活里,是我喜歡做的事,而且通常寫傳記的人,都是經歷過一些事情,然后再寫下分享,這當中,可以讓我們少走一些彎路,有時候別人經歷過的,也正是我們在經歷的,我們沒有經歷到的,倘若日后發生了,也知道如何處理。
也有小伙伴知道我喜歡心靈類的書籍,這類書要看嗎?當然要看,但不易看多,看多了,其實人是會疲勞的,尤其是當我們自己本身的狀態處于很low的情況下,看這些書,更會云里霧里的,就如同那句我們知道了絕大多數的道理,到頭來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其實是差不多的。但這類書,還是要看的,它會為我們打開一扇新的窗戶,告訴我們一個未知的可能,讓我們更了解這個世界是如何運作的,當我們了解后,面對生活里的一些事情,可以更好的坦然面對。
至于最后到底要看些什么書,其實就是看自己感興趣的,隨便什么都可以,或者當發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以后,可以去找這個作者的其他書,也可以看這個作者在這本書里推薦過的書,相信喜歡這個作者,一定是他的某些頻率在吸引著我們,慢慢地就會找到屬于自己的書庫,真的,每個人的書庫都不一樣,我們不能拿著別人的書庫來閱讀,就如同不能拿著別人的人生地圖來走自己的人生,別人的只是給我們一種借鑒,最后還是要靠自己不斷的實踐來獲得。
最后說說紙質書和電子書,其實我非常的喜歡紙質書,因為閱讀的時候,有書香,每翻一頁總覺得是有情感在里面的,但隨著買書的速度比不上閱讀的速度的時候,我開始有所警覺,會思考買書其背后的意義是什么,其實是對知識與物的一種貪婪,總想著什么都立刻得到,但得到以后又確不珍惜。如果,買書的速度與看書的速度成正比,當然可以買買買,但若不成正比,建議還是擁有一個kindle,kindle 比紙質書更實用,而且不占地方,在地鐵上,哪怕是站著都可以看,如果你追求閱讀的書量,那它是可以大大提高你閱讀數量的東東,而且回看閱讀筆記做摘抄的話,也非常方便。
總之,閱讀是一件很私人很隨性的事,怎么喜歡怎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