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巴西可謂諸事不順,都沒能跨國百年美洲杯小組賽,更殘忍的是竟然被“上帝之手”淘汰。鄧加治下的巴西始終無法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個“上帝之手”:
第75分鐘,秘魯后場長傳發動攻勢,阿爾維斯解圍不遠被波洛截下皮球,波洛帶球幾步后橫敲中路,格雷羅巧妙腳后跟做球交還給波洛,后者帶球突破費利佩的防守后下底橫傳,門前的魯伊迪亞斯疑似用手將球打入球門。裁判組采取回放錄像的技術手段,在數分鐘的商議后最終認定進球有效,1-0!正是憑著這個進球,秘魯晉級,而巴西慘遭淘汰。
這個進球葬送了巴西隊晉級的希望,鄧加在巴西隊的時間估計也所剩無幾了。
事實上,這不是第一次在球場上上演“上帝之手”,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細數足壇有名的“上帝之手”。
一、“上帝之手”鼻祖——馬拉多納
1986年6月22日,在墨西哥城阿茲臺克體育場進行的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足球賽1/4決賽中,時任阿根廷國家隊隊長的迭戈·馬拉多納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蘭隊的球門,這就是著名的“上帝之手”(Hand of God)事件。
當時比賽進行到下半場第6分鐘,雙方仍然戰成0:0平手。馬拉多納先是將球分給邊路的隊友巴爾達諾,后者的射門被英格蘭后衛霍奇擋住,然后回傳給守門員希爾頓。此時,雖然馬拉多納搶到了第一點,但面對人高馬大的希爾頓,他想頭球攻門難度極大,最終,他選擇了用手將球打入球門,由于他的個子矮小,動作也十分隱蔽,突尼斯主裁判納塞爾沒有發現,并判此球有效,希爾頓和他的隊友雖然極力爭辯,但結局卻無法改變。
憑借此球領先后,馬拉多納隨后又攻入了一個堪稱世界杯歷史上最精彩的入球——“世紀之球”。這場比賽,阿根廷最終以2:1獲勝,并最終獲得此屆世界杯冠軍。
二、勞爾
2001-02賽季歐洲冠軍聯賽,皇家馬德里主場迎戰英超利茲聯隊,皇馬前鋒勞爾在球門線用手將球打進利茲聯隊球門,從而將利茲聯隊趕出了冠軍杯。賽后,勞爾拒絕承認這是一個手球。歐足聯認定此事性質惡劣,勞爾為此付出了禁賽五場的代價(后經過申訴改為禁賽一場)。
三、亨利
亨利的“上帝之手”可謂價值千金,在與愛爾蘭附加賽第二回合的加時賽中,進行到第103分鐘,馬盧達開出遠距離任意球,亨利底線處將球做到門前,加拉頭球攻門破網。法國隊主場1比1扳平,但慢鏡頭顯示亨利接球時很明顯用手停球,不過當值主裁并未作出任何回應。
“高盧雄雞”法國經過加時賽苦戰,憑借著亨利的“上帝之手”助攻加拉,主場1比1艱難逼平愛爾蘭,以總比分2比1晉級南非。
也許是這個進球用盡了法國隊的運氣,進入決賽圈后,法國隊內訌不斷,小組賽一場未勝,小組賽結束后就打包回家。
四、圖里奧
巴西與阿根廷的比賽總是如火星撞地球般激情。在1995年巴西與阿根廷的美洲杯四分之一決賽中,替補前鋒圖里奧不僅成了球隊救世主,更以一個手球進球“一戰成名”成為著名的手球前鋒。
在巴西隊依靠點球大戰擊敗勁敵后,自豪的圖里奧口出狂言,“馬拉多納可以用手,我為什么不能呢?”但阿根廷隊球員卻不以為然,大有鄙視小人得志的意味,“圖里奧的那個手球怎么能和馬拉多納相比?馬拉多納的那個球才偉大。”
五、梅西
作為老馬的接班人,梅西當然要具備完成“上帝之手”的技能。2006-07賽季西甲第37輪,在巴薩與西班牙人的關鍵戰役中,梅西在第42分鐘跳起,左手手球破門,招式套路與老馬幾乎如出一轍。
足球不是用手來踢的,用手球來進球得利是非常沒有職業道德的行為。那么,你認為,小編列舉的這些“上帝之手”中,誰的最不能被容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