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本應是一個平凡的年份,卻因一個人的存在而變得不再平凡。
這個人叫做迭戈.馬拉多納,被上帝挑中的男人。
1986年的第13屆世界杯是屬于馬拉多納一個人的世界杯,這位阿根廷足壇的曠世奇才在墨西哥展現了自身無與倫比的才華,在阿根廷這個把足球看作比生命還重要的南美國度里,馬拉多納就是神的象征。
這個人在18歲的時候已經以世界紀錄的900萬美元轉會巴薩羅那;這個人破天荒的作為巴薩球員,在伯納烏享受全場的雷鳴歡呼;這個人僅僅用了三個賽季的時間,就把一支艱難保級的那不勒斯帶到了意甲之巔;這個人因為82年世界杯的一張紅牌被逐出國家隊3年之久,又在阿根廷最困難的時候回歸,從帕薩雷拉的手上接過隊長袖標,率領球隊殺入世界杯決賽圈。
這一切都在預示著什么。
阿根廷在世界杯的首場比賽面對韓國隊,馬拉多納上演助攻帽子戲法,阿根廷3-1完勝韓國隊。緊接著面對小組最強對手意大利,馬拉多納打進一球,阿根廷1-1逼平意大利。第三場比賽阿根廷面對保加利亞,在爭奪小組頭名的關鍵比賽中,馬拉多納再次獻上關鍵助攻,阿根廷2-0完勝保加利亞,以小組頭名進軍淘汰賽。
在八分之一決賽中,阿根廷面對當年球風粗野的南美老牌勁旅烏拉圭,全場馬拉多納被侵犯多達19次,烏拉圭隊平均5分鐘就有一次對馬拉多納的犯規,但這依然沒能阻止阿根廷前進的腳步,1-0,阿根廷干凈利落地擊敗了烏拉圭進軍八強。
然后的四分之一決賽,是所有球迷都應當記住也應當無數次回味的經典。
阿根廷對決英格蘭。
來自潘帕斯高原的足球新貴,面對大不列顛的老牌勁旅。更不必說僅僅在四年前爆發的馬島戰爭,更是把這場比賽提升到了國家榮譽的程度。
上半場是波瀾不驚的45分鐘,但是在下半場風云突變,馬拉多納在下半場比賽中,先是用手打進一球,后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他巧妙回答——“那是上帝的手,馬拉多納的頭”,這便是著名的“上帝之手”的由來。
而第二個進球則被評選為足球歷史上的最佳進球,馬拉多納從中場拿球,先做了一個馬賽回旋輕松躲開防守,之后他持球直接殺入英格蘭隊的半場,狂奔盤扭過六個英格蘭球員和守門員。 這個球僅僅用語言很難形容,但是有一句話可以證明,這個進球是多么的偉大:
第二球我們的防守沒有任何問題,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巨人天才!
——時任英格蘭主教練羅布森
我想無論是多么偉大的主教練,面對這樣的巨星也只能妄自慨嘆了。
在2-1擊敗英格蘭,為整個國家和民族挽回了尊嚴之后,半決賽上馬拉多納又以兩個干脆利落的進球2-0擊敗了以黑馬姿態殺入四強的比利時,這場比賽阿根廷在馬拉多納的帶領下,贏的是如此輕松,以至于比利時主教練和球員說出了這樣兩句話:
給我一個馬拉多納,我也能拿世界杯。
——時任比利時主教練蒂斯
阿根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馬拉多納。
——時任比利時隊長希福
緊接著就是決賽,在馬拉多納和大力神杯之間,只有一個頑強如巖石的名字:西德。
當年的西德隊,擁有大批歐洲足壇的超級巨星,守門員舒馬赫,后防大將布里格爾,中場的馬特烏斯、馬加特和沃勒爾,前鋒則有魯梅尼格。但在這場決賽里,這一大串星光熠熠的名字只能給一個更加偉大的名字做陪襯。
當布朗接布魯查加右路的前場任意球利用舒馬赫的出擊失誤頭球先下一城,當巴爾達諾禁區左側推射遠角成功的時候,雖然馬拉多納錯失了單刀,但阿根廷人仍然仿佛已經看到了世界杯冠軍在向他們招手。
但是頑強的日耳曼人再一次體現出了他們的鋼鐵意志,下半場前后兩個角球,再一次帶傷替補上場的魯梅尼格用和他冷酷的表情一樣的意志鏟開了篷皮多的球門之后,留著小胡子的沃勒爾馬上也用一記頭球讓阿根廷人感覺到了德國人的頑強。
此時離全場比賽結束只有不到10分鐘,然而就在阿根廷人沮喪和德國人歡喜的時候,全場被馬特烏斯死死纏住,表現平平的馬拉多納再次靈光閃現,比賽結束前2分鐘,他在中場冷靜的妙傳給向前插上的布魯查加,令后者直面舒馬赫,并將皮球輕松送入了舒馬赫身后的球門。
整個阿根廷沸騰了。
馬拉多納用一個人的力量把一支在世界列強面前并不出眾的阿根廷帶到了世界之巔,已經不需要在說他的金球獎,也不必說他的5進球5助攻的全能表現,甚至不必再深究“上帝之手”和“連過五人”孰優孰劣,我們只需要知道一點就足夠了——
在1986年的夏天,一個小個子球員,給我們奉獻了一屆屬于他自己的世界杯,在巨大的榮譽照耀下,整個世界足壇,都回響著他一個人孤獨狂舞的踢踏聲。
這就是那個1986年的夏天,留給我的世界杯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