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認識了圈媽,就隨之進入了一個個深不見底的大坑,拆書、PD、心理學,上周又跟著果媽入了簡筆畫大坑。。之前從沒想過自己可以每天中午堅持畫畫,因為自從初中后繪畫基本荒廢,如今已經倒退回低幼水平。然而隨著培訓與線下分享的需要,深深覺得重拾簡筆畫迫在眉睫,于是
一入簡筆畫深似海,只覺時間是路人。
我想得到什么?
告別手殘黨,可以臨摹出稍微像樣點的圖,并嘗試運用在線下分享和培訓的板書中。
七天里,我做了什么?如何做的?
首先,我把每天簡筆畫分解成了兩個小任務,一個是根據素材構思當天選擇的簡筆畫內容;二是將選擇好的素材繪畫出來,呈現在紙張之上。
接著,我開始思考我用來完成這兩個小任務的時間,通過思考一天的零散時間,決定早晨上班途中用來選擇繪畫內容,中午午休的半小時時間用于繪畫。
固定的時間段用來做固定的事情,有利于思維的固化和習慣的養成。
問問自己的感受?
期待—焦慮—懷疑—放松—驚喜,這是這七天內的感受變化過程。
起初進入果媽的繪畫小組,是充滿一顆期盼之心的,對于重拾繪畫信心滿滿。
而連續畫了兩天之后,我開始變得焦慮,因為發現同組的大部分小伙伴都畫得非常不錯,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反觀自己的話,還停留在初級水平。線條很不流暢,比例不夠協調,整體性也很不理想。于是我變得懷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我根本就不適合畫畫這件事情?為什么大家都可以呈現的很好,而我缺有這么大的差距呢?
第二天的作業完成之后,我將兩天的作業對照了一下,發現雖然整體構思還是不理想,但是單個圖形的比例已經趨于合理,繪畫時候運筆也流暢了許多。因此告訴自己要學會放松,不用任何事情都要爭先,與昨日的自己相比有所進步就好。恰好第三天的日用品和第四天的美食,都是我相對感興趣的主題,因此畫起來很有手感,完成的都比預期效果要好。
七天的第一階段簡筆畫打卡就要結束了,今天提交了我的畢業設計,雖然仍舊十分生澀,但是我對這份成果充滿驚喜,從中得到了畫畫時刻的專注與快樂,已然收獲滿滿。
七天里,我得到了什么?
原來繪畫是一件需要刻意練習的事情。
通過七天對于簡筆畫的持續練習,我得到了:
1.有關繪畫的心理表征。在持續練習了一些常見物品的繪畫方式后,已經開始掌握一些簡筆畫的套路,當我再次想要繪制一個類似物品時,可以快速調取出記憶中的事物與圖片印象,相對輕松的還原出來。
2.體驗了專注的美好。午間畫畫的時光往往是短暫而又快樂的,通常是放下畫筆發現已經到了上班時間,在專注的時光中,時間仿佛走的特別快。刻意練習需要專注,要想取得進步,必須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手中的任務上。
3.成功走出了自己的舒適區。七天內,我持續不斷地嘗試繪畫這件看似超出能力范圍和掌控的事情,大腦對于處在舒適區之外卻離得并不太遠的“甜蜜點”上的挑戰,改變最為迅速。我努力走出了打破舒適區這一步,也因此收獲了意外的驚喜。
這世上,從來沒有什么無法達到的終點,只要有一顆始終向著目標前行的心,最后都會到達心中的彼岸。
從即刻開始行動,改變也會從這一瞬間悄然生長。
2017年,跟著圈媽,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