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有一本書,叫做《管道的故事》,然后讓我們回去看看,當時因為好奇下載了看,也許我是當時我們班里唯一一個看過這本書的人,后來老師問有沒有人看過,才發現只有自己。
可是僅僅看過又有什么用呢,從小的潛移默化又怎么會是一本書就可以改變的,在家里的教育一般都是,上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工資高點或者找個教師公務員這樣的職業就行了,那樣的思想層次,再加強周圍環境的影響,根本就想不到還有另外一層境界。
而且我的想法也是上個大學,回家找個工作這樣就行了,從來就沒有想過還有財富自由這一說。
《管道的故事》里講述的就是財富自由,這應該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概念,修建一條管道,可以源源不斷的運送水源,然后通過運水來獲得財富,這樣的優勢就是,只要管道建成就再也不用為之耗費心神,坐等收益就可以了。
但是在建設這樣的管道之前,必須每天用桶去提水,然后用這樣的方式來交換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還要在業余之時修建管道,也就是實現財富自由,這個階段是最累的。
在閱讀財富自由這一章的時候,看到語言的反向塑造作用,想想自己從小到大就沒聽說過財富自由,大腦里沒有這個概念又怎么會實現財富自由呢,沒有清晰的概念就沒有準確的方向,就會走很多的彎路。
書中關于財富自由的定義是,再也不用為了生活必須而出售自己的時間。
財富的自由本質上是時間的自由,拿修管道來說,修建管道的過程就是實現財富自由的過程,只要找到自己的那條管道,就是個人的成長路徑,并且為之付出時間,付出努力,長此以往就可以實現想要的自由。
但是假如自己腦海中從來就沒有這樣一個概念,就只想著上班掙錢等退休,那怎么可能實現這種自由呢,這樣生命中原本有可能的事情也變得渺茫了。
這是以前的一張截圖,記得第一次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我是震驚的,原來是這樣,學習應該以這樣的方式來學才是對的,這讓我想起了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和概念,由很多的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再提煉為概念。
而我們的學習路徑是直接告訴你一個概念,然后通過不斷的實踐來驗證這個概念,也就是上面圖片的那一段話,財富自由這個概念也是如此,這其實是一個反向的過程,需要一個人有足夠多的體驗才能真正的體會到這個概念的意義。
然后通過持續的體驗去驗證去修改,最終才能實現自己想要的人生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