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韓劇
競爭力:日本電視劇很細微,太講究細節缺乏力度,重視細節和事實,中國電視劇不夠精煉,美國電視劇和東亞情感上有差異,而韓劇重視電視劇構成,而且韓劇充分重視編劇的地位
邊拍邊播模式:基本是編劇邊看電視劇邊思考專業人士的意見進行修改,增加生活氣息,設置懸念
核心:內容為主,有意思的內容才能產生話題性
發展趨勢:題材增多,除了傳統的家庭劇、愛情劇,最近出現了很多職業劇
寫作節奏:到六集劇本出來為止都很辛苦,如果能寫10集然后播是最好的節奏,一開始內容基調定了,后面會相對輕松一些,拿迷你劇說,編劇從提案到寫出大綱和劇本,大概一年,進入編輯階段取材調查花1-2個月,快的話播出前2個月會拍好4-5集,慢的話播出前一個月才開始拍攝
制作費:歷史、醫學、動作戲多的題材制作費會較高,一部迷你劇總制作成本為2.7億韓元左右,3億就是大制作了,但這個成本不包括演員費用,算上演員費用可能4億-5億,電視臺會出資3億,剩下由制作公司支付
投資回報率:30%的收益應該是保底的
二、韓國電影
與其他國家的區別:好萊塢電影場面以快感為主,韓國本土電影基本靠打動觀眾的心,強調和觀眾同感、共鳴
明星和電影的關系:觀影選擇將以故事、導演為中心,大勢所趨,明星的影響會慢慢降低
韓國電影的經驗:首先,韓國創造人員對劇本非常苛刻,劇本高質量高要求,其次,韓國導演在創作上比較自由,最后,演員的配合度高,連續拍攝24h也不會有怨言
拍攝節奏:劇本開發一年,前期3個月,拍攝3個月,后期3個月,這是最短的,長的可達3年
演員確定:由導演挑選,而非中國式的投資方挑選
本土電影的優勢:雖然好萊塢講動作、愛情等全世界通用的東西,但本土電影所講述的價值觀、喜劇包袱是海外電影給不了的,走差異化競爭,發揮自己的優勢
三、音樂
流行原因:完整的面試、訓練、企劃、藝人經紀的藝人養成系統,而且前期高投入培養,達到比較完美的水平后出道
與J-POP以及美國音樂的區別:他們的輸出對象是本國人民,他們的內需市場就已經很大了,但是這樣容易單一,K-PoP內需市場很小,因此必須把目光放到海外
sm練習生出道的條件:除了唱歌、舞蹈、外貌最基本的要素外,還要考慮是否迎合公司的戰略走向海外發展,以及練習生的個人素質和德行是夠能夠經受考驗
sm內部部門設置:有經營企劃支持本部、市場營銷本部、藝人經紀本部、制作本部,經營企劃支持本部主要管理公司經營支持和財務、發展戰略,市場營銷本部負責市場營銷、新媒體和全球業務,藝人經紀本部負責藝人行程,制作本部負責內容制作。
sm未來發展方向:海外為重點,徹底的本土化
練習生培養:確定能出道的練習生會有獨立宿舍,但沒有工資,所有練習生都在一個系統里學習,如果實力下降就會被淘汰,通過考試來檢驗
練習生出道:公司會觀察練習生練習情況,對于出道定位都是根據練習情況決定
合約:一般都是7年,也有5年,現在是從出道發第一張專輯開始算
四、綜藝節目
要素:明星真心實意的參與,時間點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