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方進化史:從大型財團——風險基金——發行龍頭
在美國自由貿易協定的壓力下,韓國允許美國電影公司直接在韓國發行影片,剝奪了韓國本土發行商最重要的一塊利潤來源——海外影片的本土發行
大型財團: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三星、大宇、現代為代表的財團開始投資電影行業,從三星獨立出來的希杰集團最早認識到電影產業價值和發展潛力,在1995年斥資3億美元與斯皮爾伯格、卡森博格、大衛戈芬聯合組建夢工廠,并拿到20%的股份,獲得夢工廠所有電影在除日本之外亞洲地區的發行權。
風險基金:受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影響,財團逐漸退出電影投資洪流,全面收縮電影投資,風險投資基金逐漸成為電影主要資本方(為了扶持本土電影,政府成立中小企業廳,承諾對虧損的電影基金進行補償)
主要韓國電影基金:ACTI企業開發基金(四百萬美元)、博士頓全球影像文化產業基金(31.4百萬美元)、ISU全球文化產業基金(21.15百萬美元)、CJ創投12號文化產業基金(41.9百萬美元)等
發行龍頭:但隨著2002年多部高投資大制作電影無法回收成本,風險資本在2003年后大幅削減電影投資,韓國四大發行商希杰娛樂、秀寶、樂天娛樂和Cinema Service成為韓國電影制作的主要投資人,之后Cinema Service在2008年被希杰收購,NEW公司于2008年成立并在2013年取代希杰成為電影發行市場總冠軍。
韓國電影投資回報率呈現高度大幅波動局面:
2005年達到7.9%,之后連續六年為負,2007年達到-40.5%,在2010-2012年,維持在-15%左右,之后隨著本土電影市場份額提升和風險資本退出,2013年達到歷史高點15.2%,2014年又回到盈虧點附近
1992-1999:本土電影崛起(1992:美6,法1,中2,韓1,1994、1995韓國都只有一部電影進入前十。之后保持2部)經典影片:《結婚的故事》成為韓國第一部消防好萊塢工業化制片體系的企劃電影,通過前期調查評估劇本和測試概念,基于觀眾偏好和需求設定劇情和宣傳營銷。《兩個警察》、《情書》《約定》
1999-2002:本土商業大片崛起,《生死諜變》創下3周在首爾地區100萬人觀影記錄,成為史上最賣座電影,奠定了姜帝奎在韓國商業片的江湖地位,除了影片的高質量,對于戲中朝韓角色的創新詮釋和人性深度挖掘,也成為大獲成功的關鍵?!段业囊靶U女友》《共同警備區》《朋友》,前十的比例韓國本土影片占據半壁江山。
2003-2006:本土電影黃金年代,觀影人數大量增多,《實尾島》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部突破1000萬人觀影人次的電影,《太極旗飄揚》最后以1157萬觀影人次成為本土電影票房冠軍,韓國電影前十已占據八個席位,《我腦海中得橡皮擦》《我的哥哥》《漢江怪物》
2007-2010:階段性高峰后的停滯期,前十只占四席,《海云臺》《霜花店》《非常主播》
2011-2014:從復蘇到繁榮,《陽光姐妹淘》以青春懷舊引起共鳴,《少年莞得》成為韓國喜劇巔峰,改編自暢銷小說,取材現實,充滿親情和正能量,比起大明星更加傾向題材和內容,《盜賊聯盟》《狼族少年》《7號房的禮物》《雪國列車》《隱秘而偉大》《辯護人》,2013年前十占據九席,實現大爆發
發行端:韓國四大發行商希杰娛樂、秀寶、樂天娛樂都是借助母公司在消費品領域的產品優勢和地理位置優勢,快速大量建設新型多功能電影院,通過自主品牌電影院控制排片,同時通過廣泛的股權投資與制片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從上游鎖定片源,在制作階段拿到發行權,通過本土電影的崛起打敗了好萊塢電影發行公司,Cinema Service是由著名導演康佑碩(《實尾島》)建立,無大型財團支持,2006年被希杰收購。2008年后NEW橫空出世:
NEW的不同——沒有自有院線,沒有資金雄厚的母公司進行跨行業資源整合,但正是如此,在其他公司緊盯票房數據來判斷影片發行時,NEW更加關注內容,走差異化路線,并制定了電影上映時間避開夏秋電影旺季,避免正面交鋒。
電影院:高市場集中度
從商業模式看,韓國電影產業鏈中電影院業務的經營風險最小,電影院可以分得本土電影稅后票房收入的50%,進口電影稅后收入的40%,三大電影院CJ CGV、樂天影城、美嘉影城合計市場份額超過90%
希杰娛樂:亞洲最成熟的娛樂傳媒帝國
共包括電視媒體、電影制作、音樂制作、互聯網游戲四個板塊,與六大很相似,占比分布為67%、17.1%、1.2%和14.7%。
媒體業務包括tvN、Ment、OCN等多個頻道,發展方向是加大自主研發內容,通過品牌效應提高廣告收入和付費訂閱收入。
電影業務CJ CGV已經獨立上市,包括影院、DVD、付費電視、DMB、VOD、Character、音樂、游戲多窗口發行,核心競爭優勢:利用集團資本實力和穩定現金流保證每年的發行數量,高度重視并加大對商業片的投資,利用希杰集團在餐飲食品方面的壟斷性優勢。
音樂和演出業務,每年發行制作2000首歌曲,旗下擁有最大的音樂平臺Ment,運營超過200場演唱會,核心競爭力在于全產業鏈運營,通過選秀節目選拔新人系統培養,并代理多個一線藝人作品,借助渠道資源全球發行,同時,希杰還是韓國最大的音樂劇和舞臺劇制作方和投資方,現場演出業務呈現虧損狀態,
游戲業務,累計制作發行達到70部,在線游戲平臺MaguMagu超過35萬付費用戶,2012年通過移動互聯網kakaoTalk涉足手機智能游戲,2014年引入騰訊作為戰略投資者,分別持股36%、28%
對中國的借鑒意義:渠道收入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主要是廣告和付費訂閱。全產業鏈運營充分挖掘內容價值,獲得產業鏈絕大部分收益,掌握議價權,產生協同效應。
NEW:后起之秀的精品化道路
以《開心家族》為標志,形成獨特的項目選擇視角和發行策略,高度重視項目本身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2013年,《七號房的禮物》《監視者們》《辯護人》《捉迷藏》《新世界》五部進入前十。
核心競爭力:民主平等的項目評估機制,戰略部(戰略規劃組)、電影事業部(發行組、投資制片組、制作組)、業務管理部(行政組、IT組、人力資源組、財務組),對于投資回報率的追求,由于沒有大型財團支撐,高度重視風險控制,先代理發行再涉足投資,強調以獨到眼光挖掘低成本但高票房潛質的影片。對于上檔期的精明選擇。勝讀剖析電影項目與同類型的優劣,分析上映時間、觀眾需求來采取獨特視角的營銷策略。高度重視內容和質量。
秀寶:老牌發行與投資公司
曾投資《漢江怪物》《隱秘而偉大》《太極旗飄揚》《盜賊同盟》,出售美嘉影城和清算制作公司,專注于投資發行領域,并聚焦四個方面:電影投資回報率、強化風險評估系統,確認制作+發行雙輪渠道,學習好萊塢建立發行預測體系,提高發行成功率。強調劇本評估、質量管理、市場數據分析、風險評估,最大化單片的人均觀影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