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實驗小學一年級語文組?
? ? ? ? 根據教育局的安排,8月27日至29日,一年級全體語文老師積極參加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版本)國家級示范培訓。這三天的培訓共安排了18位專家的講座,三天的培訓,我們又一次真切體會到學習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情。每天我們都認真聆聽專家們精彩的講座,專家們精辟獨到的個人見解和淵博深厚的學識素養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對義務階段課程標準與課程方案有了全面的認識,進一步加深《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與理解。
聽專家講座期間,老師們專心聽,認真做筆記。
? ? ? 聽完講座后,老師們積極討論、交流,總體感受是培訓新課標從內容、內涵上都有了改變,總結大家的分享,有以下認識與體會:
一.以“教”為中心轉換為以“學”為中心? ? ? ? ? ? ? ? ? 在新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化身,以權威自居;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起輔導、幫助、引導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學生的控制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 教學的目的是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二.注重語文學習任務群的組合
? ? ? 新課標針對學情、心理等方面提出三大層面的語文學習任務群:1.基礎型學習任務群: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2.發展型學習任務群: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3.拓展型學習任務群: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
? ? ? 每一個層面的學習任務群提出了每個學段相關的學習內容和教學提示,這充分體現出新課標課程結構注重階段性和發展性。理解任務群的學習,進行整體教學,避免碎片化教學,減少課堂上問題的數量,提高問題的質量。
三.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 ? ? 教師要用心設計,讓學生加強實踐,減少灌輸式的學習。要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鼓勵學生讀書,讀整本的書。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結合課程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四.面對新的課堂結構要求,大家經過認真思考,認為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1.創設真實情境,以單元為整體創建學習任務群。
? ?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習情境源于生活中語言文字運用的真實需求,服務于解決現實生活的真實問題。只有創設真實的學習情景,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引導學生在多樣的日常生活場景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習語言文字運用,讓知識真正為學生所掌握。 我們每一個老師都并不是專家,所以我們可以在統編教材的基礎上,以單元為整體,嘗試去圍繞十字于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建設語文學習任務群。進而進行單元整體教學,真正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一個主題的引領下,愿學,樂學。
2.將課外閱讀課程化。
? ? ? 根據學校要求,積極推進整本書閱讀,加強指導與評價。對于統編教材的“快樂讀書吧”,努力做好導讀課、推進課以及讀完之后的分享課,通過評價來促進學生的閱讀。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1+X”的方法打開教材這扇“窗子”,利用群文閱讀拓寬閱讀的“路子”,利用經典誦讀,繪本閱讀等其他閱讀方式拓寬閱讀的“路子”。不斷激發閱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書;指導閱讀方法,讓學生會讀書;培養思維品質,讓學生善思考;養成閱讀習慣讓學生勤讀書;提升核心素養讓學生多讀書。
3.作業設計優質化。
? ? ? 作業設計從單一走向多元開放,作業目標從知識本位走向素養立意。從知識內容走向語言文字,例如語言的感知與理解、鞏固和運用;從知識結果走向思維訓練,要促進學生語言和思維同步發展;從知識訓練走向提高審美意識,可進行跨學科設計;自從知識實體走向文化滲透,真正實現文化自信。
? ? ?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對孩子的教育不是?朝?夕的事情,我們要細心、耐心地教導、引領。我們相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理念、教學?段的不斷更新,會出現更多讓人們感到高興的事情。我們的語文教學課堂一定會真正地發出金?般的光彩,語文教學會真正的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