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界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義務教育新課標(2022版)》出臺。無論是工作室還是學校,都第一時間在群里發了《義務教育語文新課標(2002版)》以及有關語文新課標的解讀,我也第一時間進行了學習,但總覺得很模糊,不得其解。幸好工作室組織成員聆聽了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吳欣歆的《新課標解讀》的講座,讓我收獲良多,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
一、新課標強化了課程的育人導向。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融入課程,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我們既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培育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二、新課標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這四個方面是一個整體,我們要通教學行為讓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三、新課標提出了學習任務群的構建。義務段的語文學習任務群要以生活為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學習主題為引領,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群:語言文字的積累和梳理,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也就是說,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真實的學習情境,圍繞一個學習主題,通過典型的實踐活動,來實現核心素養的落地。工作室開展的“大單元教學”研究也是學習任務群的一種體現,由單篇閱讀已經轉變為閱讀單元、學習單元。我也有幸參與設計了七下第二單元的大單元教學設計,此時想來,李娜老師的教育思想太具有前瞻性了。
? 總之,對所有的義務教育者來說,《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的出臺,是驚喜也是挑戰。隨著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教育需求從“有學上”轉向“上好學”,我們必須明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作為一名一線語文老師,面臨新挑戰,一定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與時俱進,緊跟教育發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