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磨作業可以磨至十一點,實在讓人忍無可忍。我隆重地召集了一次家庭會議。除妞爸踢球缺席外,其他六人全部參加,三個大人三個娃。
大人先討論了半小時,然后邀請孩子們一起加入。我先大概講了下會議的主題,—聽是討論作業和家長與孩子如何溝通的事。老大樂就不聲不響地準備了一盤水果給我們。老二貝和老三童興奮的坐不住,在我溫柔而堅定地多次提醒下,終于按捺下激動的心,分別坐在床的兩個角上,時不時互換神秘而興奮的眼神。
作業最主要的就是家長不再催,學著放下,將作業還給是孩子。每天必須九點前完成作業,作業前,家長和孩子溝通作業的計劃,但由孩子決定何時開始,如果孩子超過約定的時間還沒開始,家長友情提醒但不催,如果孩子按目標完成了作業,積分,每一積分等同一元現金,可以用來換現金或禮品。沒有達到目標,沒有積分。周末需在周六完成作業,以獲得參加周日的活動的權利,不然活動取消。
溝通,三個孩子們都強調說話溫柔點,別那么兇。老三童還活靈活現地表演了“兇”的情景。平等對待,有話好好說,孩子有情緒時,大人閉嘴,別再嘮叨;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結束了第二個主題,娃們有內容添加。他們說自己要先討論,把我們三個大人趕出了房間,三個娃密謀了十分鐘后又加了幾條,如周一到給5毛錢零花錢,周末一塊;周末看半小時電視……基本都答應了。
期間妞聲討我不能看見她有大錢,她一有錢,我就讓她出錢買自己的東西。我澄清所買物品都不是必需品,如第三個棉衣的錢只能自己出,小玩意的錢也是自己出,雖心有不滿,妞還是接受了我的解釋。
會議結束,明確后面的方向,記錄下會議決定的內容,六個人都在家庭會議記錄上簽了字。
催的次數漸漸的在減少,孩子們變得越來越主動,偶爾還會耍賴或偷懶,但我們必須接納這螺旋式的成長過程,看到他們的進步。
開完家庭會議半年后的今天,終于時不時聽到娃主動又開心地說寫作業嘍,家長再不需要緊鑼密鼓地催促和說教,親子關系亦變得融洽起來。
如果您還在承擔孩子作業的責任,誠摯地邀請您加入我們,開啟—個月的靜等花開之將作業還給孩子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