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通識課#的兩點感悟,由英特爾“等燈等燈”的故事說起。
1.Intel名字的由來
以前一度以為英特爾名字的由來是取inteligence的前五個字母,今天才知道原來不是。原來摩爾和諾伊斯剛開始創業的時候,給公司起的不是這個名字。當時最偉大的科技公司是惠普,它的英文名是Hewlett Packard,是兩位創始人姓氏的排列。摩爾和諾伊斯當時本來打算仿照這種命名方式,但是他倆的姓一組合就是“Moore Noyce”,發音非常像“More Noise”也就是“更大的噪音”的意思。這對于一個電子產品公司來說可能有一點不吉利。
于是后來,他們花了15000美金買來了“Intel”這個名字,含義是“Integrated Electronic”(集成電路)的單詞縮寫。
2.推出Intel inside營銷計劃
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上周剛和同事聊到英特爾當年推出Intel inside這個偉大的營銷計劃。之所以會聊到英特爾,是因為目前我們公司和當年的英特爾一樣,遇到了相同的問題。因而如何提升我們的芯片在用戶心中的地位,成為了當下我們要解決的難題。因此,我們希望借鑒英特爾的Intel inside 模式,可以打開我們的市場,讓我們公司的芯片品牌深入人心,讓用戶談到無線充電的時候,想到的是我們公司。
雖然目前我們和英特爾遇到的是同樣的問題,但公司所處的環境和背景很不一樣,所以我們肯定是不能照搬當年英特爾的成功模式,只能是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