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論語》子罕篇

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孔子說:“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主忠信。


忠字,拆開來看是中、心,中于自己的心,盡己謂忠。

信字,拆開來看是人、言,言而有信謂之信。


忠,講的是對自己,忠于自己的內心,不自欺。

信,講的是對他人,言而有信,有信用、講信用,信用是一個人最大的資產。

忠信,就是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


勿友不如己者。


這句的爭議在于不如己,這三個字。

把這三個字理透,則一點就通了。


大部分人爭議的根源在于,把不如己,用現代漢語的意思來理解了,理解成:不如自己。

這一定是不對的,也不符合儒家的整體價值觀。


不如己,關鍵在于這個如字,如,就是像什么一樣,這是如的本意。

所以,不如己,指的是不像自己一樣的人。


勿友不如己者,這就是說不跟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交朋友,不跟自己價值觀、價值取向不一致的人交朋友。

這才是勿友不如己者的本意,這樣就通了。


過則勿憚改。


人性的弱點,就是過則憚改。

而要做一個“高級”的人,就要克服人性本能的弱點,過則勿憚改。

做到像顏回一樣不貳過,那就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斷更新,人生就會有一個螺旋式地上升。

而過而不改,就會陷入到一個“輪回”里,出不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