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馬拉不止,一路凱歌,一路PB,南京350、無錫337,武漢334,不斷提升進步的成績讓我有點飄飄然,覺得自己有天賦,又有實力,是馬拉松跑道上的天之驕子。實現馬拉松精英跑者的目標——全馬成績跑進330,對于這時候的我來講就是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自信有長跑天賦,又做足了自己認為的充分準備,對大連馬拉松破330,我信心十足,我就是那個自信的小明!
? ? 驕兵必敗,在大連馬拉松的 26~36公里這段路程,是失控的十公里,我第一次跑馬拉松崩了,只跑到345。這次滑鐵盧驚醒了我,讓我認清了自身的不足:沒有專業計劃、訓練不科學、跑量不足,準備的太松散。賽后,我刪掉那些輕狂的記憶,要重新打造自己,主動參加了Bigger跑步學院專業訓練——中國最專業的跑步訓練機構。經過比戈學院老師的專業培訓,我才知道在馬拉松的成功路上,需要努力和天賦但更需要科學有效的訓練計劃。通過培訓,我學會了分析跑步動作,找到了我跑姿中的弱點,加以改正,并確保在全馬后程也不變形;掌握了如何訓練和保持體能的方法,確保全程勻速下來;掌握了預防損傷的知識,避免了因傷病引起的跑訓間斷。
跑馬拉松真實個技術活,要想跑出好成績,賽前準備、賽中策略、各種隨機應變都不可少。賽前一晚上休息好是必須的,起跑前5公里熱身控制的很好,平均配速449;5-10公里,平均配速442,也在掌控之中;第三個5公里,平均437……最后2公里平均配速450,最后3小時18分完賽,比自己330的目標提高了12分鐘,PB了15分鐘。
馬拉松賽場更像戰場,勝利向來只留給有準備的人。330,是跑馬者的一道門檻。想要收獲成功,知識、速度、耐力、技術等缺一不可。總結北馬PB的原因:一是參加比戈學院按計劃進行了科學系統的訓練,這是最重要的。二是賽前訓練刻苦,跑量是基礎。連續3個月350+的跑量,連續4次30+的長距離LSD及MP跑,避免了北京馬拉松后半程的撞墻和跑崩。二是比賽當天天氣合適,沒有下雨,氣溫很合適,賽道平坦,適合出成績。三是比賽中策略得當,前半程狀態奇佳也沒有冒進,給后半程沒有掉速,打好基礎,心態放平,不追求成績反而出更佳的成績。四是全程補給充分,能量膠按照賽前1袋、每5公里補充1袋,共補了9袋;鹽丸交叉補給,確保了體能不拖后腿。
在我馬拉松的道路上,我要感謝很多人,他們是我的老師,也是我的跑友。亦師亦友,坐可談經論道,立可跑場奔馳。艾哥帶領我,踏上跑馬拉松的道路,我品嘗到跑馬的樂趣,開始了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小佳科學系統的訓練,高度自律的生活起居,成功拋掉90斤肥肉,全馬330內跑者,一直是我追隨的榜樣,等等。。。。
汝非跑者,安知跑馬之樂? 跑者嚴格管理自己的身體,從容管理人生。他們孜孜不倦努力著,忍受訓練的艱辛,挑戰身體的極限,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以大無畏的精神迎接最終的挑戰。別輕視跑者追求PB所作出的一次次努力,別嘲笑他們在跑道上艱難前行的蹣跚身影,別忽視跑者堅忍不拔的耐力和驚人的潛能。跑者心中,自有一番天地。眾人皆嘻我獨跑,揮汗如雨終不悔。于世間跑者而言,跑步,跑的是生活態度,把跑步作為我終身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