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為了無休止卻又完全徒勞地把那些“尾巴學生拉上來”,這件事無情地吞噬教師的許多時間。蘇霍姆林斯基找到了教師沒時間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的,這個理由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原因。不記得那位教育家說過,或許就是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的不幸感主要來源于差生,教師每天忙著和差生打交道。從自身的現實情況來說,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客觀的事實。
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一個有遠見的戰略性的任務:要教會兒童學習。這是到現在還再提,還在號召教師們要去做的。
首先,先教會兒童熟練地讀和寫。如果沒有學會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閱讀和感知所寫的東西,沒有學會流利理解地正確無誤地書寫,那么,到了中高年級就不能順利地學習。
也就是說:教師就不得不沒完沒了地給學業落后的學生做“投高”的工作。在小學里,我們要教會所有的兒童這樣閱讀: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
必須使閱讀能達到這樣一種自動化的程度,即用視覺和意識來感知所讀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過“出聲地讀”的能力。前一種能力超過后種能力的程度越大,學生在閱讀時進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細。而這一點正是順利地學習和整個智力發展的極其重要的條件。我們教師要堅定不移地相信,學生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能不能順利地學習,首先就取決于他會不會有理解地閱讀: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因此,小學教師應當仔細地研究,每個學生的這項能力是怎樣發展的。
30十多年的教學經驗使蘇霍姆林斯基堅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而良好的閱讀能力的具體體現就是: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能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閱讀。
與閱讀相配合的是書寫——這是兒童借以掌握知識的工具。新教育有一個“三專”專業閱讀——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前行;專業寫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專業發展共同體——站在團隊的肩膀上飛翔。在這里,我不想在論述閱讀、寫作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因為這應該是一個嘗試。而我想論述的是蘇霍姆林斯基30多年的教學經歷后的堅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不能擴大一點呢?一個人的智力發展是不是取決于良好的閱讀呢?當我打出這樣的文字時,我的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我想,此刻正在閱讀的您,心中應該也有答案了吧!(專業閱讀——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前行)